大明工局很多人认为他们代表了朝廷,也就是代表了大明。
所以韩奇此次才要独吞倭国的利益,不再放手给民间商行,除了内部的呼声,也有大明工局长久利益规划的问题所在。
真要是独吞了倭国的利益,加上正在赶民间商行的高丽,以及南洋的开等等,大明工局的体量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躺在功劳博上吃三十年。
于公于私韩奇都要这么做,可是这些道理不能讲出来。
看见韩奇为难的模样,朱棣挥了挥手。
“你也不要讲了,朕就是向你提个醒,有时候啊,太安逸了不行,太安逸了人就废了,人如果废了啊,一切都是虚的。”
朱棣提点了韩奇几句,就放了他离开。
朱棣等韩奇走后,重新躺回了榻上,忍不住又一阵的咳嗽。
这次咳嗽的时间很长,朱高煦轻拍父皇的后背,御医们把烧好了的药汁端来,望着难闻的药碗,朱棣闭住呼吸一口气喝完。
不敢长出气,缓缓的躺回去,一动不敢动,过了那个劲,朱棣才放心。
想到此处,朱棣有些失神。
任自己是皇帝又如何,一个往日小小的咳嗽却能令自己这般如临大敌般的后怕,真是可笑可笑。
“老二啊。”
“父皇。”
朱高煦弯腰过来。
四十几岁的朱高煦犹如一座小山,与多数人印象中的瘦弱不同,其实朱高煦非常的魁梧,虽然勇悍却又滑头,可见很难对付。
“你觉得先前那人有没有听明白咱的意思?”
朱高煦沉吟了片刻,虽然不明白父皇为什么关心这个,却还是如实说道:“此人既然能有第三代大明工局大掌柜的呼声,可见其必不是庸人,自然能理解父皇的意思。”
“是啊。”
朱棣感觉胸口满是浊气,想要长呼一口,却又怕引起咳嗽,只能无奈压下,忍着浑身的痛苦说道,“你大哥常说看得见问题,不代表能解决问题。”
见到父亲的难受,朱高煦很难过,本想要宽慰下父亲,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可父皇一向主意坚定,朱高煦知道劝不过,反而耽误时间。
“大明工局的问题太多了。”
“我看啊,你大哥当初从推出大明工局的同时不忘记推动民间商行,大致就是有了准备,可能也看到了今日的问题所在。”
“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呢。”
“社会资源分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想要做到恰到好处,岂是人能做到的地步,而以大明工局的体量,随便一方面的疏忽,代价太大了。”
“儿臣相信大哥一定会有他的安排的。”
朱高煦认真的说道。
“是他,谁知道呢。”
朱棣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自己老了,是该准备一些事情了。
大明永乐二十年夏。
明军在木曾福岛城彻底击败幕府军,活捉了幕府大将军,而天皇一家却不幸葬身于大火之中,因为火势太大,无人能上前救人。
此时。
虾夷人也出现到了倭国北部,开始与明军有了接触,双方都保持了克制,没有生冲突,虾夷人大多数选择了退走,没有冒着得罪大明的危险。
一年多的时间,幕府的败亡,预示着明军的彻底胜利。
捷报传回了内地,引了大明的热烈欢腾。
而善后永远是最麻烦的。
清理各地参与反叛势力成为了主体,一支支的军队散去乡间,开始了持久战,同样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场,大明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