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赵光义因病驾崩。
当赵光义病危时,宦官王继恩。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文士潘阆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
李皇后也有此倾向,却又动摇不定。
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
吕端察觉到不寻常的信息,先是偷偷在笏板上写了“大渐”二个字。
派亲随催促赵恒进宫。
然后将王继恩软禁于诏书阁,自己则入宫与李皇后进行了一番论争。
迫使其同意立赵恒为帝。
是为真宗。
但吕端并不完全放心。
因而在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时,他却平立殿下不拜,请求卷帘,自己升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方才降阶。
率群臣拜呼万岁。
由于吕端的措施恰当,避免了一场一触即的宫廷变故。
次年,赵恒改年号为咸平。”
这吕端,倒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
为人有勇有谋。
如果不是他,一个弄不好,大宋的皇位继承,就要再次流血,充满了各种的厮杀。
一场宫廷政就所难免。
而自己大宋的一代英主,也会因此而坐不上皇位。
可当真是凭借一己之力,替大宋挽回了诸多的损失。
不仅仅是赵匡胤心中如此想,朱元璋朱标等人心里面,也是相似的想法。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一句曾经看过的话,从韩成口中脱口而出。
这话说出之后,几人都是不由的眼前为之一亮。
只觉得这话说的甚是精妙。
鞭辟入里。
“妙言!”
“妙言!”
赵匡胤忍不住拍手称赞。
“韩小友果然妙语连珠。”
这个时候,赵匡胤在知道了自己大宋,后面的皇帝出现了一个封禅泰山的英主,心情都好了不少。
都有心情在这里夸赞起韩成了。
韩成闻言忙摆手道:“这话可不是我说的。
而是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说的。
我不过是将之复述出来罢了。”
一位特别有智慧的老人家?
朱元璋还有朱标闻言一愣,都显得有些好奇。
不知道这位老人家是谁。
这话他们是没有听过的。
十有八九就是韩成所生活的后世之时,有识之士说出来的。
留意到韩成在说起这些时,那满心的尊敬,追忆,与掩饰不住自内心的怀念。
能够知道,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倒也不好多问。
而韩成这个时候,心里面则升起了很多的想法。
只觉得这宋真宗人的命,是真特别的好。
简直是一路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