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竟陵积公和尚,善于品茶。
他不但能鉴别所喝是什么茶,还能分辨沏茶用的水和煮茶人。
这种本事被传得神乎其技。
人们把积公和尚看成是“茶仙”下凡。
代宗听闻,半信半疑,就下旨招来了积公和尚,决定当面试茶。
宫中煎茶能手砌的上等茶叶,积公却说淡泊如水,只因他平日喝惯弟子6羽煎的茶。
皇帝命人找到酷爱游历的6羽,欣赏他学识渊博,更喜欢他煎的茶。
端去给积公和尚品尝,和尚一尝便知是6羽的手艺。
于是。
代宗十分佩服积公和尚的品茶之功和6羽的茶技之精。
他想留6羽在宫中供职,培养宫中茶师。
但6羽不羡荣华富贵,不久又回到苕溪,专心撰写《茶经》去了。
像这样的故事。
在如今的时代。
知道的年轻人不多。
只有他们这些酷爱华国传统文化的老怪物才会知晓。
想不到林易年纪轻轻,不仅知道茶圣6羽的故事。
还把这些写到歌里!
要知道,现在年轻的明星,基本分为糊咖文盲和顶流文盲。
总体都是文盲!
林易却玩了一手文化人才懂的梗!
这让秦鸿飞刮目相看!
爷爷泡的茶,有家的味道,是平凡人对茶的品味。
而6羽泡的茶,名利不拿,是歌颂茶圣高洁的志向!
歌曲的立意陡然拔高!
短短两句歌词。
竟能从一个富有家庭温馨感的画面。
轻松转场,衔接千年前茶圣高尚的风骨!
还很有教育意义!
秦鸿飞一拍巴掌。
妙,妙啊!
歌词一行行滚动。
“爷爷泡的茶,
口感味觉好啊。
6羽泡的茶,
像幅泼墨的山水画。”
“山泉,在地表蜿蜒。
从很久很久以前,
我有一张稚气的脸。
泉水渗透进矿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