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倾盆大雨落下。
见此情况,多尔衮眼冒精光,如此大的雨势可不多见,于是便立刻派哨探前去侦查南阳方向的情况,一旦这大雨连续下几日,白河与唐河的河水暴涨,自然会影响明军运利用水路送粮草,从而放弃水路,转走陆路。
…………………………………………………………
与此同时,许州也下起了倾盆大雨,蒋西山见状脸色一喜。
他正愁不知道该如何引诱鞑子来攻击他大军的粮道,眼下,大雨倾盆,若是连下几天,河水必然暴涨,那么明军的辎重就只能走陆运,这样一来,鞑子必然认为有机可乘。
“来人,立刻派人向当地的老农咨询,问问这大雨会下多长时间?”
“遵命,将军。”
原本蒋西山是打算不走水路,改走陆路来引诱鞑子来攻,只是,如此明目张胆的诱敌之策,鞑子除非是傻子,否则不可能上当。
明军拥有绝对的水师优势,若是放弃水路,偏偏要改走陆路,这不故意惹人怀疑,并且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更方便,路程也更短,明军没道理舍近求远。
所以,这段时间,蒋西山按兵不动,就是在寻找一个可以引诱鞑子上当的契机。
如今,这场大雨来的及时,正是蒋西山想要的机会。
…………………………………………………………
三天后,雨势减弱,不少路面都变成了泥泞的洼地,大军前进变得异常困难。
同时,白河和唐河之水也因为这三天的暴雨,河水暴涨,已经不适合船只行走。
得到消息的蒋西山和多尔衮,几乎是同时下达了作战命令。
…………………………………………………………
五天后,伏牛山余脉,此地乃是从南阳至叶县,再前往许州的陆路必经之路。
此时,一支五万余人的辎重部队,正在缓步通过此地,其中四万余人都是普通民夫,剩下之人,则是护卫这支辎重部队的明军士卒。
距离这支辎重部队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坡的树林中,几名鞑子骑兵正注视着这支辎重部队。
“立刻回去禀告王爷,现明军辎重部队,且护卫的明军数量接近一万人。”
…………………………………………………………
一个时辰后,鞑子骑兵返回到伏牛山脉中的一处隐秘处,此时,多尔衮正率领两万满洲精锐骑兵埋伏在此。
“尔等看的可否真切?”
多尔衮严肃的问道。
此番多尔衮亲率两万满洲精锐骑兵前来袭击明军的粮道,并且这两万满洲精锐骑兵,几乎就是大清的全部家底,一旦这两万精锐骑兵受损严重,整个大清可就完蛋了,至于归德府剩余的两万满洲精锐,基本上都是步卒,骑兵也就一两千,只能用来防守,野战突袭就没这些人什么事了。
“回禀王爷,奴才看的真真切切,每辆辎重车的车辙印都十分醒目,辎重车上必然运载了重物,并且护送的明军士卒也有近万人。”
鞑子哨探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