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 第633章 他没有选择(第2页)

第633章 他没有选择(第2页)

作为百官之的丞相司马防,手持玉笏,当先言:

“大王,陕城西接关中,东通洛阳,乃我大秦东西之咽喉,老臣以为应当即刻夺回陕城,聚东西之力,复克河东!”

“臣等附议!”

一干大臣齐齐持笏赞同,毕竟陕城那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可以说一天都拖不得!

吕布沉默不语,其实他也非常清楚必须以最快的时间夺回陕城,才能恢复与关中的联系,从而与关中攻打河东。

但是,吕布现在手上没有什么兵马可用。

别看他昨晚牛逼哄哄对张宁说,他有十四万精锐,但吕布大部分兵马不是在西凉随司马懿讨伐韩遂、马腾,就是在漳南跟白袍军干仗,以及屯驻司州各处要地…。。

比如中牟、京南四关广成关、河内孟门关等地,从而导致洛阳现在所有兵力加起来,也不过八千人。

而这八千兵马,分别是守卫洛阳的五千羽林军,以及刚刚跟他回来的三千兵骑。

如果把洛阳这八千兵马调去攻打陕城,不说这点兵马能不能夺回陕城,反正这八千兵马一走,洛阳是无兵留守了?

到时候,万一洛阳出个反贼,那岂不是把他吕布的窝都给端了?

毕竟当年赵云救少帝时,杨彪等人就这么干过。

但若留一部分羽林军在洛阳,只带少量兵马去攻陕城,那还有个屁用。

同时,在吕布心中,不仅要攻打陕城,更要夺回河内箕关。

但问题是,他手中此刻无兵可用啊?

司马防似乎看出吕布在想什么,持玉笏道:“大王,老臣以为当弃漳南,以保司隶!”

这是司马防昨夜与一干大臣商议的结果,因为当下洛阳实在无兵可用,而想要夺回陕城,就只能放弃冀州漳南,将漳南的兵马调回来保全司州,不然别无他法。

王座上,吕布依旧沉吟不语,不说冀州漳南是用三千战马从袁绍那里换来的,就是这些年他在漳南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耗费了当年董卓搜刮的一半钱粮。

现在,司马防让他放弃漳南,这比割吕布的肉还痛。

一时间,大殿冷场,显然吕布不愿放弃漳南。

司马防气极,都到这个时候了,还分不清轻重吗?

司马防持玉笏跪地:“大王,物有守宫断尾,人有断臂求生,孰轻孰重,大王焉能不明?”

“容孤王想想!”

………

与此同时。

河东,茅津渡。

茅津渡虽然没有往日商人如蚁,货物如织的繁荣景象……

但此刻,渡口仍旧是一派繁忙景象,因为今早韩猛率五千步军刚抵达茅津渡,就接到搭建浮桥连通南北两岸的军令。

只见,水流平缓,且宽阔的河面上,一艘艘渡船成行排列,然后白袍军士用成人手臂那么粗的铁链,将一艘艘渡船串联固定,接着又用木板铺砌在渡船上,逐渐形成一条数米宽的浮桥…。

茅津渡对岸,赵云看着忙碌的浮桥工事,心中在想如果我是吕布,面对这座浮桥该如何破解?

因为这座浮桥连通后,他对陕城控制力更强,不仅有了后勤保证,还可以利用浮桥快增兵陕城。

也就是说,这座浮桥可谓是赵云立足陕城的根本,一旦浮桥没了,那么黄河就是一道天堑,陕城就成了孤城。

“阿父,你在想什么?”

赵云身旁,随同五千步军一道抵达此地的赵胤,见赵云目露沉思的样子,好奇的问了一句。

赵云收回思绪,看向赵胤:“胤儿,为父在想,如何才能保住此桥!”

闻言,赵胤看了看正搭建的浮桥,又看向后方在骑兵监督下挖掘壕沟、构筑壁垒的三四万劳力,这些人由陕县百姓和商贩民夫组成。

赵胤道:“阿父深挖壕沟,筑造壁垒连通至陕城,使浮桥与陕城连成一体,这样不就能阻绝秦军破坏浮桥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