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朝四百余年 >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19章 漠北之战(第2页)

第贰部 文治武功 第19章 漠北之战(第2页)

于是伊稚斜单于将部众人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专候汉军的到来。

卫青出塞后,捕获俘虏,得知伊稚斜单于的确实驻地,便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出击匈奴军侧背,自率精兵直攻匈奴军。

卫青大军出塞1千余里,涉过大沙漠,终于与伊稚斜单于所部相遇。

卫青见匈奴军早有准备,便下令用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起冲击。

伊稚斜单于也令万骑出动应战。

双方激战。

战至黄昏,大风突起,沙砾扑面,两军不相见。

卫青乘势急令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

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妙,自料汉兵势众,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

天将黑,汉、匈两军仍在混战,死伤相当,这时,汉军左校捕到俘虏,知伊稚斜单于已逃脱,急报卫青。

卫青立即遣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继进。

匈奴军溃散。

至天明,汉军追出2oo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单于,沿途歼敌万余人,进至寘颜山赵信城,获得匈奴大批屯粮,补充了军队。

整休1日,尽焚其城及剩余军资而还。

此战卫青军歼敌19ooo人。

从东路出击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军,因迷路,未能如期抵达漠北与卫青大军汇合。

待卫青返回漠南才与2人相遇。

卫青先派长史馈赠李广美酒,问其失道曲折欲上报天子,李广不答。

卫青又命长史急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

李广以为辱,更因再无封侯机会,自杀。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赵食其回到京城,被交给法官,赵食其交了赎金,贬为平民。

另一路,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2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

霍去病指挥汉军动猛烈进攻,大败匈奴军,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以1万的己方损失,歼敌7o443人,左贤王部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左贤王率亲信弃军逃走。

霍去病挥军追杀,至狼居胥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得胜而回。

汉武帝对漠北战役的胜利极为满意,汉军凯旋后,他加封卫青、霍去病为大司马,从此2人各号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功绩尤其赞赏,不仅令骠骑将军的俸禄与大将军等,而且再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其部下将官也多人封侯受赏。

卫青则因战功不能过战损,而未得益封,其部下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漠北大战,是汉武帝一朝对匈战争规模最大的一仗,双方都竭尽了全力。

这一仗,匈奴两路被歼9万余人,元气大伤,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其实力日渐衰落。

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

西汉亦损失兵力万人。

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

伊稚斜单于因与兵众失散十余日,以致于被误认为战死沙场,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伊稚斜单于复出,右谷蠡王乃去号,匈奴王廷的混乱与狼狈状态由此可见其严重。

由于大批有生力量被歼、大批物资丧失,匈奴单于不敢再在大漠北缘立足而向西北方向远遁,因而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

如果说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移王廷于漠北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转移的话,那么,漠北之战后的“漠南无王廷”则标志着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

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

汉武帝中期对匈奴一系列重大战争的胜利,是西汉王朝几十年经济展、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军事实力不断提高,尤其是骑兵部队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的结果。

同时也是与汉武帝本人的雄才大略和战略决策的正确分不开的。

汉武帝作为封建时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能够在大政方针上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形势的展,适时地改变前代单纯防御的战争策略,确立了新的攻势战略思想,夺回了战争主动权,改变了西汉王朝几十年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

他针对匈奴的分布特点,正确地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计划。

为了贯彻主动进攻的攻势战略思想,汉武帝还进一步大力建设骑兵部队,提高了汉军在荒漠中行军作战的机动能力和攻击力。

在用人方面,鉴于一些老臣宿将,如韩安国、李广等,虽然英勇敢战,令匈奴闻风丧胆。

但由于多年来消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影响,他们无法摆脱守边、堵击等防御战法的束缚,每出战胜少败多,不能担负指挥骑兵集团在荒漠草原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重任。

因此,汉武帝破格地选拔了一批如卫青、霍去病等善于指挥骑兵集团行军作战的年青将领,承担起打败匈奴的重任。

卫青、霍去病则不负重托,充分领会了汉武帝的攻势战略思想,每次出战都表现出主动进攻、大胆果决的积极进取精神,敢于快冲击、远程奔袭、大范围迂回包围,由于他们的出色指挥,使汉军跋涉千里而攻势不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