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军在取得对甄阜、梁丘赐军的胜利后,严尤、陈茂率兵赶来,准备在宛城附近与之进行大决战。
刘縯毫不畏惧,决心全力迎敌。
他“陈兵誓众,焚积聚,破釜甑,鼓行而前”,以必死的决心,必胜的勇气,伴着隆隆的战鼓,督率全军冲锋。
在淯阳城下,与官军展开激战。
起义军以一当十愈战愈勇,斩3ooo具。
义军乘胜追击,将宛城团团包围。
刘縯经此战,自称柱天大将军,从此威名远扬。
王莽知道刘縯的名字与事迹后,公开悬赏:凡杀死刘縯者,奖励食邑5万户,黄金1o万斤,并赐上公的官位。
同时还下令长安的官署及天下乡亭的门侧堂上一律画上刘縯的图像,每天令士卒射之,以泄他的仇恨。
后来,王莽还命人随便抓个百姓,就说是刘縯,游街示众后杀掉。
说明刘縯已是一个让他寝食不安的人物了。
刘縯忿让帝位地皇四年正月,绿林军在连续取得对官军的胜利后,队伍展到了1o多万人。
起义军领袖们多数认为,为了便于对整个义军的统一领导,增强对广大百姓的号召力,在更大规模上推进对王莽政权的斗争,应该拥立一位刘氏宗室为皇帝。
当时,起义军中的汉宗室基本上都是舂陵侯的后代,其中以刘縯与刘玄为代表。
起义军将领们在立两者中何人为皇帝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南阳豪杰与王常等希望拥立刘縯,因为在几次对官军的战斗中刘縯已经展示了人的谋略和卓越的指挥才能。
但绿林军的其他将领则属意于刘玄。
他们对刘縯的威名有点害怕,担心一旦被立为皇帝就不易左右,而刘玄性格怯弱,立他为皇帝较易控制。
王匡、王凤、张卬等人计议已定,然后将刘縯从前线召回,要他在刘玄为帝的问题上表态。
刘縯明白这些人要他同意既定方案,实际上要他放弃自己做皇帝的意图。
他虽心有不甘,但又不便明确表示反对,于是提出暂缓确立皇帝人选的建议。
刘縯此一番暂缓立帝的背后尽管不乏私心,但并非没有道理,反以得到不少将领附和。
张卬看到他们议决的事有可能破产,十分恼怒,拔剑击地,声色俱厉地说:“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众人看一如此情形,也不敢提出异议了,立刘玄为帝之事就这样定了。
地皇四年二月一日,刘玄在淯水之畔称帝,改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刘縯升为大司徒,封汉信侯。
刘縯义取城池刘玄登基仪式举行完毕,刘縯就在南阳豪杰的一片不服声中率部奔赴前线。
这时平林一部在围攻新野,迟迟不能攻克。
守城的新野宰潘临站在城头高呼:“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
不久刘縯率军赶到城下,潘临遂心悦诚服的开城投降了。
另一方面,宛城已被刘縯包围数月,城中人相食,守将岑彭被迫出降,诸将想杀掉岑彭,刘縯反对道:“彭,郡之大吏,执心坚守,是其节也。今举大事,当表义士,不如封之。”
刘玄接受他的建议,封岑彭为归德侯。
六月,刘玄迁都宛城,该城成为更始汉政权的临时都城。
就在刘縯攻下宛城三天后,刘秀在昆阳城下大破王莽精兵4o余万,是为昆阳之战。
氏兄弟无论在起义军中还是在敌人那里,都赢得了出其他任何人的威名。
刘縯遭嫉被害随着刘縯威名远扬,刘玄一伙觉得刘縯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了,不除掉他实在是难以安枕。
刘玄一伙决定,借大会诸将之机,以刘玄举玉佩为号,使武士乘刘縯不备,一举将其击杀。
昆阳之战结束不久,刘玄下诏命诸将会宛城。
刘秀警惕性较高,认为其中可能有对他们兄弟不利的阴谋,劝兄长戒备。刘縯认为大会诸将是例行公事,一笑置之。
这一天,刘玄故意对刘縯表示亲近,取来刘縯的宝剑审视、玩赏。绣衣御史申屠建立即献上玉佩。
按原定的计划,只要刘玄举玉佩为号,武士会冲出来斩杀刘縯。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刘玄没有举起,击杀刘縯的阴谋也就没有在这次大会上实现。
会上刘縯的舅父樊宏看出杀机,为他捏了一把汗。
会后对他说:“昔鸿门之会,范增举以示项羽。
今建此意,得无不善乎?”
刘縯一笑置之。
此时,曾与刘秀一同起兵的李轶已暗中倒向刘玄,并与刘玄的心腹朱鲔过从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