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 帝国飘摇 第5章 缩编和裁员(第2页)

第陆部 帝国飘摇 第5章 缩编和裁员(第2页)

鉴于此上,邓太后决定,大量裁撤宫女,让她们拿着赔偿金走人。

不难看出,不管是停祭祀还是裁宫女,邓太后的改革始终伴随着一个关键词:节约。

如此说来的话,邓太后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贤后,因为她身居高位的每一天,都在勤劳工作,为了东汉帝国的展着想。

人们提起东汉政权,往往联想到外戚势力始终围绕着东汉。

先前的窦太后,现在的邓太后,未来的阎太后、梁太后、窦太后、何太后。

在人们的眼里,这些女人辜负了皇帝们对她们的信任,胳膊肘往外拐,擅权祸国,都是坏透顶的奸后、恶后。

其它这些太后的是非功过,有待商榷,但本篇中的这位邓太后,却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贤后和良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拥戴刘隆当皇帝是出自于邓太后自己的私心,但掌握权力之后的邓太后的所作所为却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她是一个好太后,更是一个善良的人。

如果可以,她甚至愿意抚养小皇帝刘隆长大,并且把刘隆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帝王,最后再把权力交还给他。

但很可惜,刘隆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未来。

延平元年,公元1o6年。

这一年,鲜卑族人进犯渔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密云一带,这几乎是鲜卑人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同年,西域动荡不安,龟兹、温宿、姑墨三个小国跃跃欲试,想要和东汉政权较量较量。

中原风云变幻,正是青年儿女保家卫国的好时节。但刘隆却无缘这一切了。

这一年9月21日,在皇位上坐了22o天的汉殇帝刘隆不幸夭折,悄然离开了人世。

年幼的皇帝没有在自己的帝王生涯中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除了每天更换的尿布之外,真的很难再有什么事迹和东西能被留下。

但刘隆死后,却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历史记录。

他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百天登基。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年仅一岁。

皇帝驾崩之时,东都洛阳一片呜咽,冥冥之中,所有人都感觉到:东汉,要变天了。

永元六年,刘祜出生于山东临清的甘陵县。

延平元年,汉殇帝不幸早夭。

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决定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邓骘又去与太傅张禹、司徒徐防等大臣们商议,征得他们的同意便连夜持太后节召刘祜入宫。

刘祜刚满13岁,是为汉安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初”。

元初二年,立贵人阎姬为皇后。

永宁元年,立皇子刘保为皇太子。

此时,虽说是刘祜当皇帝,但实际政务大权仍然握在邓太后和邓骘手中。

邓太后所依靠的是宦官鄛乡侯郑众和尚方令蔡伦。

朝臣见朝政被外戚和宦官掌握,于是密集一批对此同样不满的官僚士大夫,准备动政变,要杀死邓骘及郑众、蔡伦,废黜太后和汉安帝,另立平原王刘胜为帝。

消息不慎走漏,邓太后先制人,镇压了叛乱。

永宁元年,汉安帝已二十六岁,郎中杜根上奏太后,说汉安帝已经成年,应该独立处理政务。

邓太后闻奏大怒,命令用布袋将杜根蒙头盖脸套起,用棍棒击杀,然后抛尸城外。

太后的弟弟、越骑校尉邓康,也劝其退居深宫,不再干预政事。

邓太后仍然固执己见。

邓康见太后不纳谏,称病不朝。邓太后一怒之下,将邓康免官,并开除了邓康的族籍。

不过,在东汉几个得势的外戚集团中,邓氏的表现是比较好的。

邓太后以立安帝定策之功,奖励有关官员,当然也包括邓骘,增封了三千户食邑。

邓氏兄弟辞让不受,以至于使者来时都躲起来,最后只好作罢。

平时,邓氏兄弟也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勤劳王事。

这当然与邓太后对她的家族严格要求有关。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消除皇权和外戚势力的尖锐矛盾。

建光元年,邓太后去世,汉安帝亲政。

三月戊申日,追尊父亲清河孝王刘庆为孝德皇,母亲左小娥为孝德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皇后。

这时,在汉安帝周围已形成了以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的宦官集团。

汉安帝早就不满受制于邓太后的地位,太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一次政治上的解放。

太后死后不久,有几个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官人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阴谋废汉安帝,另立平原王为帝。

这一诬告正中汉安帝下怀,邓悝等被判为谋反罪处死,邓骘因不知情,被免官归郡,受郡县官吏的逼迫而死。

因邓骘无罪遇害,大臣们不服,大司农朱宠等仗义执言,为其鸣冤叫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