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
根据蔡伦后人的传说,蔡伦是在18岁以后,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
这一年,是汉明帝永平十八年。
从史料分析,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进入皇宫为官的人。
他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
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系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之事,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验实“。
到汉和帝即位时,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蔡伦曾服侍过的窦皇后成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
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为显贵,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
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
元兴元年向汉和帝献纸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永初元年,邓太后因为蔡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
元初四年,皇帝因为经史传记等文字大多都没有核实确定,于是选拔有名的读书人谒者刘珍,以及博士良史,聚集在宫殿,校正各种典籍,派蔡伦监督这件事情。
建光元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
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
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那里认罪。
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他的封地被废除。
蔡伦兼任尚方令时,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
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
永元九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也就是说,他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
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
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
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oo户。
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亲政后不到四年时间,年仅三十一岁的刘祜便突然暴毙而亡。
这让东汉政权的更迭,再次回到了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轮流执政的怪圈之中。
接下来便是老套路继续上演,阎氏外戚扶持旁系子弟刘懿当皇帝,刘保联合宦官集团夺权,然后刘保登基称帝,是为汉顺帝。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不论是刘祜还是刘保,都是典型的凭借宦官夺权上台的皇帝。
他们身边宦官的权力很大,引起了朝廷大臣的反对和不满。
为了平息众怒,他们一方面要利用宦官集团打击朝廷反对的声音,一方面要扶持外戚集团来掣肘宦官集团的权力,于是常常搞得压下葫芦浮起瓢。
在汉安帝刘祜眼里,儿子刘保就是反对自己亲政的邓氏外戚集团的代言人。
尽管只有这么个亲儿子,但考虑到皇位更重要,他还是选择了阎氏外戚集团。
可以说这些政治斗争中,父子俩的关系更像是政敌,毫无亲情可言。
刘保之所以被废太子后能够保有一条性命,主要还是得益于自己独生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