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元年,冯绲与滕抚共同击破扬州盗贼。
在辽东时招纳鲜卑。
延熹五年,以车骑将军率军大破武陵蛮夷,纳降十余万人,平定荆州。
李膺后来再次升官,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当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然杀害孕妇,他听说李膺的威严,于是畏罪逃回京师,躲在张让家的夹柱中。
李膺知道后,率领吏卒拆破夹柱捉拿了张朔,将其交付洛阳县的监狱。
录供完后,便将其正法。
张让因而向桓帝诉冤,桓帝下诏召李膺入殿,并亲自到廊上责问李膺为什么先斩后奏。
李膺回答说:昔日晋文公捉拿卫成公回到京城,《春秋》肯定他的行为。
《礼记》上说公族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严守法律不听从。
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掉了少正卯。
如今我到职已满十天,私心害怕因办事迟滞而造成过失,没有想到却获了办案过的罪。
臣的确知道自己的罪责,死期就要到了。
特请求宽留我五天,限期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是我生的本愿啊!
桓帝没有再说什么,回过头来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司隶(指李膺)有什么过失?“
便打李膺出去。从此各个黄门、常侍都屈身敛迹不敢出声气,休假时也不敢再出宫。
桓帝诧异地问是什么原因,他们都叩头流泪说:“怕李校尉。“
当时,朝廷一天比一天紊乱,纲纪败坏,只有李膺独自保持风采,凭借声名自我清高。
士人有被他接待的,当时叫做登龙门。
延熹九年,第一次党锢之祸爆,李膺遭到迫害。
当朝廷察究核实李膺的罪状时,要经太尉、司徒、司空三府案验,太尉陈蕃拒绝受理。
说:“现在考纠案验的,都是海内人们赞誉的忧心国事、忠诚无私的大臣。
这样的人即使下传十世还是应该宽恕他们,难道罪名不明就应该逮捕拷打吗?“
便不肯在案卷上签名。
桓帝听后,更加怒,把李膺等关押到黄门北寺狱。
因为李膺等人的案件牵涉到一些宦官的子弟,使得宦官们大多感到畏惧,请求桓帝按照天时大赦。
桓帝于是下诏大赦天下,李膺也被免官回乡,住在阳城山中。
天下的士大夫都认为李膺的道德高尚,朝廷污秽肮脏。
不久,太尉陈蕃被免职,朝廷和士大夫都有意要李膺出任太尉。
荀爽担心李膺名气太高而惹祸,想让他容忍保全性命于乱世,写信给他,劝他最好能隐居不仕,来躲避祸乱。
在此期间,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
其中,李膺与荀翌、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七人并称为“八俊“。
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他为人沉稳质朴,从小立有激励世俗并使之醇厚淳朴的志向。
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不久调任代郡太守。
他受到征召,三次升迁后被调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对那些宦官子弟中担任县令长吏而有奸邪恶行的人立即拘捕审判。
他春天出巡到高密县,见到担任乡佐的郑玄,现是奇才,就征召到郡府中任职,接着派往太学修学。
后来杜密离职回家,每次拜见太守县令,常常有人陈说请托之事。
同郡人刘胜也从蜀郡辞官回到家乡,关起家门扫净道路,不和任何人来往。
太守王昱对杜密说:“刘季陵是一个纯洁高尚不慕名利的人,公卿大臣们很多人都举荐他。“
杜密知道王昱是在刺激自己,回答说:刘胜位居大夫的职位,接受上等贵宾的礼遇,然而知晓贤良却不懂得举荐,听说了恶人坏事也不言检举,隐瞒真实情况来珍爱自己,自身仿佛是受到惊吓的寒蝉一般,这是有罪过的人啊!
现今如果有志于仁义并努力践行善道的人,我举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