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是来者不拒,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
临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摆出来,对送行者说道: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
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本来是无罪之身,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
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计策,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并佩服他高尚的品德。
华歆到京师后,被授任为议郎,兼司空军事,后升任尚书,又转升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相当于副丞相)。
曹操征讨孙权时,奏请献帝任命华歆为军师。魏国建立后(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任御史大夫。
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
同年12月,曹丕代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其后,曹丕改相国为司徒。
华歆历来很清廉,禄米及皇帝赏赐都振济了亲戚熟人,家中没有百斤,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
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只有华歆不收留,而是将她们嫁人,曹丕为此叹息不已,并下诏书说:“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民众之心呀。今天大官们都有丰盛佳肴,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而很不计较。“
故此,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
当时,三府共同向皇帝提出建议:推举孝廉,原是以品德为标准的,不需要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进行考试。“
而华歆以为“自丧乱以来,六经就没有人再读了,道德亦随之沦丧,当务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学说,推崇以仁为核心的王道。
制定官吏的选任标准,决定着国家的盛衰。
今天举孝廉不进行六经考试,恐怕读书之风从此衰亡。
假如有特别优秀或特别专长而六经知识短缺之人,可以作为特殊加以任用。
所忧虑的是缺少这样的特殊人才,不用担心选不上来。
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
曹丕即位初期,下诏要求宫廷大臣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华歆推举了管宁,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驾崩,皇太子曹睿即位,封华歆为博平候,增邑五百户,与之前的累计为一千三百户,并于同年十二月改任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请求退休,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魏明帝没有同意。
在设筵大会朝臣时,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一日万机,怕的是难分辨是非并做出错误的决断。
幸好有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
量主择君,不肯做官,抛弃荣禄,不就其位者,古人的确曾有过,但周公、伊尹则不然。
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的事,是其他人应该做的,但我不敢让您也那样。
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施惠泽于朕。
朕将让凳子空着,站在筵席前,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站着,必须等待您的到来,只有那时朕才能落座。
又给缪袭特别叮咛:“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你才能回来。“
华歆不得已,只好赴会。
当时太傅钟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而华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进见时都让他们乘车坐轿,由卫士抬着上殿就坐。
此后三公有疾病,就把这种做法当成了旧例。
太和四年,魏明帝派曹真从子午道进军征伐蜀汉,皇帝车驾则向东来到许昌,华歆有机会见到魏明帝。
对此,华歆大胆上疏分析天下政治形势,提出了修文德的主张,他说:“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所以应该注重农业生产,安定百姓,如果大魏没有饥寒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的心情,那样天下才能治理好;
如果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化日日深入,那么远方的人就会感怀威德,吴蜀之民也会归附的。
华歆认为,先应留心治国圣道,征战只能在不得已的时候使用。
当时华歆言辞恳切,深深打动了魏明帝,且又恰逢秋季大雨,魏明帝终于听从华歆建议,诏令曹真退兵。
太和五年正月,曹睿赐华歆物品、衣物,以示关心。
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华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敬侯。起初,文帝从华歆的户邑中分出一部分封给了华歆的弟弟华缉,封华缉做列侯。
其子华表也世袭爵位,后来担任了尚书。
李巡,汝南汝阳人。东汉末年宦官,当时在宫中,李巡与济阴丁肃、下邳徐衍、南阳郭耽、北海赵佑都因为清廉忠正被士人所称赞,五人都生活在宫中小巷里,不和别人争夺威势权力。
一次,李巡认为诸位博士监考甲乙科,为了一争高下,于是互相泄题徇私,甚至有行赂定兰台在书经上作改动,把自己的文章写上去的人。
于是前去向汉灵帝请求,自愿与诸位大儒共刻《五经》文在石碑上,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下诏命令蔡邕等人校正石碑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