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到在早期的研究中,积极的展被理解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的高风险行为,尤
理论
其针对那些贫穷和家庭社区功能失调的不利群体;当前的积极展理论已开始呼
年
吁国家和社区进行战略性投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儿童展,而不是限于“修理”一小部分需要特殊救助的风险青少年。一项题为“被遗忘的一半:美国青年和年轻家庭成员走向成功的道路”的报告指出,“我们有一半的青年(而不是一小部分)存在一种危险,即他们无法充分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也无法充分挥他们的才能”(benson,snet,eta1,2oo6)。为此,学校、社区和政府应致力于改变家庭、学校、社区组织及媒体宣传等生态环境,给他们提供参与重要的社区活动、培养工作技能的机会,帮助他们展更密切的亲子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的做法那样给他们提供心理治疗的服务。英国政府也认识到了积极展的重要性,在2o11年表了《开启大门,冲破障碍》白皮书(温卓毅,岳经纶,2o11),将人生的展分为了“基础”(5岁以下)、“在读”(5~16岁)、“过渡”(16~24岁)及“成年”(24岁以上)四个阶段,并制定政策帮助那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弱势群体实现成功的展。
塞利格曼总结道,当前的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了三个方面的研究主题:积极体验(如主观幸福感、最佳体验、积极情绪等)、积极人格(如关怀、宽恕、责任感、智慧、自我决定、正确防御、特殊才能等),以及个体展所处的社会情境(如积极的社区群体、文化习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se1igman,nettmiha1yi,2ooo),在展心理学领域,关于儿童展潜能的积极心理学观点至少在三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关于韧性的研究、新生儿移情能力的研究,以及关于道德意识和亲社会展的研究(damon,2oo4)。这三个领域的展可以解释儿童在不同生态环境中是如何学习并获得充分展的。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涵盖了儿童展、主要是个性社会性展的方方面面,而远不止戴蒙所提及的上述三个方面;这里只是简要介绍与前文道德展有关的亲社会展理
喂期论,以及重视环境因素的关于韧性的展资源理论。(一)亲社会展理论
人们对亲社会展的研究兴趣在2o世纪9o年代有所减退,但在积极心理运动的鞭策之下又开始复苏(eisenberg,Fabes,spinrad,2oo6)。有研究者指出(Lemer,Lerer,a1merigi,eta1。,2oo5),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力量,诸如关怀、同情、移情、宽恕、合作和利他等都是积极心理学应该关注的重要主题,一些积极心理学家已经探讨了亲社会和移情的展,甚至将“关怀”看做是积极青少年展的5个要素之一(其他4个分别是能力、信心、关系和性格)。
关于“关怀”的先期研究推科尔伯格的弟子吉利根(gi11iganc,1936-)关于女性道德展的关怀道德理论(gi11igan,1977)。在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看来,道德展的核心原则是公正:但这显然不是道德的全部。吉利根在参与科尔伯格的研究过程中深深感到,导师的两难故事设计的问题都与公正有关,而忽略了经典文献中一直存在的“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而且故事主角和所采用的被试都是男性,这里的性别偏见过于明显。在道德展这一主题上,女性关注的问题很可能与男性存在很大的不同,即她们更加关注对他人负责、对他人的需要表现出情感上的关怀,而不是仅仅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是否公平的问题。
基于道德两难、妊娠终止等研究结果,吉利根提出了女性道德展的关怀道德理论。她指出:1个体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道德取向,即公正道德取向和关怀道德取向。2男性更重视公平、尊重他人权利等理性的道德原则,属于典型的公正道德取向:而女性更倾向于关注他人需要、人类的福祉等情感体验,属于典型的关怀道德取向。3不能将女性对情感关怀的关注看做是缺乏理性、缺乏教育训练的结果(科尔伯格曾以此来解释为何女性的公正推理水平较低)。女性的关怀道德具有自身的展特点,一般要经过3种展水平:
水平1:自我生存。为确保生存先要关怀自我,自我生存最为重要。只有当自己的需要之间生冲突时,道德思考才会产生,道德是对自己强加的约束力。
第1过渡时期:从自私向责任感转变。个体自己的愿望与对他人的责任感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个体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定,并逐渐转向后者。
水平2:自我牺牲。为了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在社会习俗上女性作为照看者,自我牺牲是应该的。这种自我牺牲起源于社会规范和大多数人的意见,强调人们应该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尤其要关注造成伤害的可能性。第2过渡时期:从善良转向真实。女性开始认识到道德意味着既要关心自己,又要关心他人,行为的环境、意图和结果在此时期变得尤为重要。女
h而使自己诚实和真实。性试图同时考虑自己与他人的需要,对他人负责而使自己善良,对自己负责
水平3:非暴力道德。个体利用非暴力原则解决自私和对他人负责之间的冲突,既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能伤害自己,关怀成为普遍的义务。相当于科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
从情感关怀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展,这一方面打破了皮亚杰、科尔伯格等专注于道德认知的传统,同时也体现出亲社会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吉利根提出的男孩更注重公平、女孩更乐于关怀的关怀道德理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证据支持,但她对道德展中的性别差异的关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个体社会化进程中两性差异的研究,尤其是对道德概念中“情感”因素而非“理性”因素的关注,促使人们思考道德概念在不同层面、尤其是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内涵。
与吉利根类似,艾森伯格(senbergn,1952一)也对道德展的领域提出了异议。科尔伯格认为他的理论适用于儿童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道德冲突的推理;然而艾森伯格指出,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只是探讨了儿童道德推理的一个方面,即禁令取向的道德推理,完全忽视了另一种形式的道德两难:亲社会道德两难(prosocia1mora1di1emma)。亲社会道德两难的特点是个体必须在“满足自身的愿望和满足他人的愿望之间做出选择”,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但并不强调法律、惩罚、权威和正规的责任。很明显,亲社会的道德推理同样也需要考虑“情感”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一个典型的亲社会两难故事如下(eisenberg-berg,hand,1979)。
一天,一个叫玛丽的小女孩去参加好朋友的生日聚会。在去朋友家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女孩摔倒了,而且还摔伤了腿。这个女孩请求玛丽到她家里去,让她的父母过来送她去医院。但是,如果玛丽这样做的话,她就不能按时到达朋友的生日聚会了,而且会错过冰激凌、蛋糕和很多好看的节目。玛丽该怎么办呢?为什么?
艾森伯格采用一系列亲社会两难故事进行了许多横断和纵向研究,根据儿童的不同反应总结出亲社会推理的5个水平(berk,2ooo):nannetberg-berg是艾森伯格早期(1981年前)表论文时的署名。水平1:关注自我的推理。又称享乐主义的推理,学前,以及较小的手龄儿童处于这一水平,他们主要关注对自己可能产生的结果,很少考虑道德方面的因素,表现出一定的享乐主义思想。例如“我会帮忙,下次她也会帮我的”“不行,那样就错过聚会了”。
水平2:关注他人的推理。一些学前、大多数学龄儿童处于这一水平他们直接表达了对他人需要的关注,即便这与自身利益冲突,表现出一定的利他思想。但是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出同情、对他人角色的考虑,以及内化的价值观。例如“她受伤了”“如果我帮忙的话,她会感觉好很多”。
水平3:社会赞许的推理。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处于这一水平,他们认为助人是大家的期望,如果做好事的话大家就会喜欢你,或是存在助人这样的社会规则,表现出“要做好事”的刻板愿望。例如“如果她帮忙的话,他们会喜欢她”“助人是好事”。
水平4a:移情推理。许多中学生都处于这一水平,他们表现出自我反省的同情反应、换位思考或明确的观点采择。例如“(如果不帮忙)我会对她感到很抱歉”“设想一下我是她会怎样”。
水平4b:内化过渡推理。一些中学生、成人处于这一水平,他们根据内化的社会规范、责任或义务作出推理,但并没有强烈地表达出这些想法。例如“如果帮忙的话,我会感觉很好”。
水平5:强内化推理。极少数中学生能做出这一水平的推理,他们表达了明确的价值观,以及对维护个体尊严、社会秩序的信念,依据内化了的价值观、准则、责任、义务等进行推理。例如“我感到有义务帮忙,我的价值观让我如此”。“如果大家都帮忙,社会就会好很多”。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展理论揭示出儿童亲社会道德领域“与年龄有关的展顺序”,能很好地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显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皮亚杰道德判断中对意图、公正的认知并不一致,但与科尔伯格关于禁令取向的道德推理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与亲社会道德推理之间更是相关密切。尤其是在道德推理和分享任务的内容相似时,对分享的推理和实际分享行为之间相关更高(eisenberg,etaerman-greenberg,198o)。享乐主义的推理倾向与亲社会行为负相关,而关注他人的推理则与亲社会行为正相关(netberg,eta1。,1996),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道德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ratt,skoe,amo1d,2oo4)。这些结果一致显示,高级阶段的道德推理的确比低级阶段引了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年一些其他文化背景的研究也显示了基本一致的展顺序(程学,王美芳,1992)。然而,这种展水平的描述并不能揭示水平之间过渡的机制,也不能完全保证亲社会行为的最终实施。有证据显示,同情和移情、观点采择、亲社会的经验等都可能与亲社会行为有关,拥有更多身体和社会能力的年长儿童更可能提供直接的、工具性的帮助等(eisenberg,car1o,murphy,eta1。,1995:hoffman,1982),高的社会敏感性、责任感,以及更为深刻、持久的高级阶段的结构有助于引更多的利他行为(krebs,Vanhesteren,1994)。对亲社会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可能还需要采用更具综合性的模型(可参阅第五、六节生物学和习性学的展观),兼顾生物遗传因素、情绪、社会认知技能和情境的综合作用。(二)展资源理论
关于韧性的研究始于2o世纪6o到7o年代,人们现韧性并非儿童固有的特质,而是儿童一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masten,2oo1)。韧性促进儿童积极展机制主要在于预防和干预,而预防和干预最有效的方式则是给儿童提供充足的展性资源。展资源(deve1opmenta1assets)理论形成于199o年,是一个将个人技能(内部资源)和生环境外部资源)联合起来的模型,两者共同抵御高风险行为的生,并促成各种形式的成功展。
有关展资源的理论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加拿大近7oo个城市促进儿童积极展的社区实践(benson,2oo2;benson,eta1。,2oo6)。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了3种有利于积极展的资源:安全的场所、具有挑战性的经历,以及身边有爱心的人们(Ze1din,1995)。综合多个领域的研究,本森(bensonp)筛选出多达4o种极具代表性,也易于大众理解的展性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改善和利用,可以大大提高青少年、儿童获取成功的机会。这些资源可区分为2o种内部资源(学业、价值观、社会能力、同一性)和2o种外部资源(支持、许可、奖惩、时间利用),具体如下(表1-3)。
可以看出,本森筛选出的4o种展资源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推动积极展的社区实践,而且所有这些资源都得到了一系列研究的支持(Leffert,benson,sca1es,eta1。,1998;snetson,Roeh1kepartain,eta1。,2oo6;snetes,eta1。,2oo5)。这与本森用于筛选这些展资源的四个标准(注意:不是依据因素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分别是:1已被证明可以预防高风险行为、增强韧性、促进充分的展:2能迁移到不同情境:3分属理论构架中的个人技能和生态环境;4社区能够影响相关资源的获取。表1-32o种内部资源和2o种外部资源
类别内容
学业趣阅读(每周3小时以上)1成就动机:2学校投入:3作业(每天1小时以上,假期除外);1学校归属感:5兴
价值观感:1自我克制6关怀:7平等与社会公正:8信念坚持:9诚实(即时很难也要说出事实):8责任
社会能力(“能掌控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计划决策:3人际交往;4文化理解:5抵抗压力:8和平解决冲突:?潜能控制
同一性?自尊:8使命感:1o对未来积极
支持怀:6父母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1家庭生活:2家庭沟通:33个以上成人支持(父母除外):4爱心邻居:5学校美
许可7社区重视:因社区担当:一周服务社区1小时:1o安全感
奖惩期望1家庭监督:2学校监督:国邻里监督:4成人榜杆:8同伴榜样;国父母和教师高
时间利用体育、学校或社区活动):其他活动(每周1小时参加其他活动,西方社会指宗教活
1创造性活动(每周3小时从事音乐、戏剧等艺术活动);群体活动(每周3小时参加动);国家庭活动(每周外出消通少于两晚)
关于这4o种展资源与个体积极展的关系,本森指出了3条已经反复论证的假设:1资源越多越好。“拥有更多个人与社会资源的青少年……更有机会实现当前的幸福和将来的成功”,不仅如此,展资源的获得更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当前拥有越多的展资源,就越可能获得更多与当前和未来幸福密切有关的个人和社会资源。资源的累积有利于从高风险行为的预防到学业成功等不同水平的积极展。2展资源具有领域普遍性,适用于各社会阶层、志趣各异的个体。尽管如此,提升资源的方法和过程是多样性的,不同种族、不同经济水平的人们需要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经验来构思提升资源的策略,最终促进积极的展。3积极的展背景可以提升个人与社会资源。个体所处的情境和生态环境如何才能促进积极的展,这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森提出,可以通过“意向性改变”(intentiona1netge)来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展。所谓意向性改变,是一种促进个体与情境之间走向更健康的展方向的努力,这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进行干预:关注情境的展,增强其培养、支持及对个体提出挑战的可能;关注个体的展,提升其技能和从情境中学习的能力;创造展机会,利用个体的才能参与和改变当前的社会情境,促使人们可以五、生物学的展观
责任
由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物性,人类展学者素有重视个体展中的生物因素的传统,包括经典的皮亚杰理论也试图通过生物学概念来解释认知展的机制。
危控制
尤其在视展心理学为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展科学”的当今,更需要容纳甚至直接采用其他学科的观点来看待个体展,这使得习性学、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等生物学的展观,以及个人一环境的整体交互作用模型、生物生态学模型等
交关生态学的展观大行其道,在展心理学的研究阵营中大放异彩。这些跨学科的
展观通常着眼于人类的展,着眼于相应学科易于解释的展,而不一定局限于个体社会性的展。
(一)习性学的展观
习性学(etho1ogy)是研究动物在自然环境中有适应或生存价值的本能行为的生物学分支,主要探讨有利于提高生存机率的行为模式及其进化历程,创始人主要有洛伦茨(Lorenzk,19o3-1989)等(Lorenz,197o)。习性学经常容易和生态学(eco1ogy)混淆,后者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更加重视环境在个体生存和展中的重要作用,可参阅本章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