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的脸上也出现了和她一样的迷茫。
两个人试图再大声一些,但是还是徒劳。
于是,小竹向她动了动手,试图用手势给她传达消息。
她先是指了指锦衣卫后边的人。
苗玉顺着她的指头望去。
数百个官员穿着厚重的朝服挨在一起,不少人都是膀大腰圆,和那些士兵不一样,更像是刚从酒肉声色中捞出来,匆匆的套了身衣服就赶了出来。
尽管天气已经不那么热了,但随着午时将要到来,阳光还是毒辣的很,他们不住的在冒汗。
苗玉甚至还看到一个趁着没人注意,低头将帽子摘下来擦了擦汗又戴上,脸色如常的继续走着。
尽管人数众多,苗玉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尚书令。
他比前些日子看见的时候要瘦了很多,面色苍白,走路虚浮,她都担心他再走几步就要一头栽在地上。
小
竹指了好几个官员给她看,她也很努力的区分她究竟指的是谁,但显然没什么效果,文武百官走到末尾了,她还是一脸懵逼。
紧着这是鼓吹乐队。
虽然他们散布在各个队伍,但这一块是最多的。
她一看见,就赶紧捂住了耳朵,旁边的苗小白也有样学样。
鼓队表演的非常卖力,一个个抡圆了胳膊敲打,好像丝毫没有被这声音影响。
苗玉觉得他们不是事先带了耳塞那肯定就是聋了。
他们走过之后,那股熟悉的、整齐的踩踏声又响起来了。
几十名身穿戎服的士兵手持武器在前面开路,他们配有弓、刀、剑等兵器。
后面则是数十名驾士围在玉辂旁,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有着繁复的花纹,一个个身材高大,骑着的马匹在阳光下闪烁着红棕色的光泽。
尽管苗玉不认得他们,但也知道恐怕都是些武官头子。
她睁大了眼睛望去,试图在里面找到那位人人都夸赞,都想要讨好的陈大人。
酒楼的店家曾经说过,他不到六十就已经满头白发,她环视了一圈,不知是所有人都带上了官帽看不清,还是他找人染过了。
这条街不大,他们原先是呈圆形围绕着皇帝的车架,现在却尽可能的挤成一团,不可避免的踏坏了外边的一些装饰。
到最窄的时候,两侧的将士纷纷下马,将手中的马匹一拍,它们自发的跟上了前面的队伍,排成了两队。
而他们几个紧挨
着车驾两侧。
没有马匹的遮挡,车驾的两侧完全露了出来。
苗玉最先看到一个人坐在中间,他正襟危坐,看上去像个正当年纪的中年人,身材已经有些发福了。
他的手里拿着香炉、拂尘,坐着金色的椅子,身后有太监撑着一把金色的华盖伞跟着。
车驾不大,周边由玉作装饰,前后都有龙凤的玉雕,底板处还有鎏金的花纹。
更底下,就是十几个宫女和太监,他们正扛着车驾,汗如雨下,艰难的向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