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靖难攻略 > 第570章 河中震动(第4页)

第570章 河中震动(第4页)

议事会对汗国的重大事宜做出决定,如汗位的继承、领地的分封、军令政令的颁行、重要官员的任命等都由议事会决定。

东察合台汗国不设“储君”或“太子”,汗位继承是长者为汗,即谁年长就立他为汗。

汗国所辖的疆域和财产,基本由大汗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儿子、孙子,由汗室成员共同继承、共同享用。

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田等都是重要的分封地被分封领地的汗室成员称总督,他们在领地内拥有全权,汗国不得干涉。

总督没有世袭权,大汗可以随时变动调整。

东察合台汗国主要使用回鹘文、蒙古语和波斯语

整个国家的经济,主要是天山北部草原地带实施畜牧,南部诸地农业种植。

由于整个汗国坚守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传统,所以天山北部甚至出现了退耕还牧现象。

所谓商业,主要是亦力把里河谷所产的铜、铁、铅和其它地方产出的湖盐、砜砂、白毡布、玉石等商品。

尽管东察合台汗国可以自己铸币,但自从世界进入洪熙时期以来,全世界范围都在使用大明通宝,而与大明为邻国的亦力把里也不例外。

单从毛忠对抵抗派贵族的抄家所获来看,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大明通宝,其它则是其它国家的货币和他们本国的货币。

让朱高煦感到头疼的,是这群家伙没有详细的记载国家的经济情况,甚至不过问分封地区的耕地、草场。

只要分封的地方按时交税,不低于往年就足够。

所以对于朱高煦来说,亦力把里的这上百本文册,没有几本能用的。

田亩丈量、草场划分都得等大明朝的官吏到位后才能丈量,才能均分。

想到这里,朱高煦不免有些头疼,而时间也在一点点的过去。

七月十四,亦力把里贵族们的河谷牧群被逮到里亦力把里,朱高煦给每个男丁分了十只羊,最后还剩下十余万只羊,五万多头牛。

这十余万只羊,被朱高煦分给了前番被毛忠打下来的忒勒哈剌、纳剌秃等地牧户。

至于这五万多头牛则是被留下,交给毛忠带来的民夫训练。

它们需要经过训练后才能变成合适的耕牛,其中不合适作为耕牛的,便只能作为肉牛交给百姓来照顾。

朱高煦均分牧群的举动,很快得到了整个河谷百姓的民心,尽管他们信仰宗教,但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底层平民并不会狂热宗教。

对于他们来说,给他们草场和牧群的大明洪熙皇帝、蒙古人的博格达彻辰汗才是他们的真主。

不过朱高煦倒也没有着急对当地宗教下手,而是等待着后续调派的官吏。

在等待中,南边传来了不太好的消息。

七月二十日,陈懋收复阿、乌赤等城,但喀什却被帖木儿国入侵占领。

按照时间来推算,那时沙哈鲁应该还不知道朱高煦亲征西域。

不过城池既然已经被占据,想让他老老实实吐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朱高煦是肯定要前往养夷城了。

七月二十四日,北路军的朱能攻破阿里马图,朱勇在也里修建莫州城,向北边的大海子(乌伦古湖)进军。

得知朱能攻破阿里马图,朱高煦也只能带着朱棣向养夷前进。

从亦力把里前往养夷,一共一千五百里路。

好在有了亦力把里河谷二十多万百姓的支持,补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朱高煦只是下达旨意,便有四万多男丁前来担任民夫。

朱高煦依旧按照每日五十文的工价,雇佣他们为民夫,并告诉他们,成为大明百姓后,他们便是自己做主,朝廷不会无缘无故的征调他们当免费劳力。

干活还能有工钱,这种事情在曾经的牧民心中简直就是神话,而今却实打实出现在了生活中。

在朱高煦均牧群、均草场的政策下,很快他们就拉起了六万人的民夫队伍,并用从亦力把里河谷缴获的二十几万石粮食,承担起了大军西进的粮草。

从亦力把里河谷一路向西,走到阿里马图以西的地方后,便基本上都是荒漠戈壁。

只有沿着天山前进,他们才能见到沿着河流而形成的绿洲。

八月十四,南路军兵锋抵达喀什,北路军拿下托克摩克。

八月二十五日,北路军分兵收复峪穆翰、阿忒八失城。

由于展现拉的太长,即便前后十万民夫的队伍,也渐渐无法供应万余兵马。

最终在九月初七,北路军攻陷养夷城,并最终将西征的脚步养夷城。

这一消息传到了距离养夷城比较近的怛罗斯、讹答剌,以及北部草原上的月既别,而随后朱高煦与朱棣抵达养夷城的消息也被帖木儿的沙哈鲁和月既别的阿布海尔所获知。

面对抵达河中的大明天子,两国纷纷派遣了使者前往养夷城……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