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敬愿意等待。
这点小问题,纪纲完全可以处理妥善。
只要他愿意。
雨停后,王守敬如愿以偿地带走了方孝孺的遗体。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朝臣的诘难,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
王守敬虽然不怕,但也必须将事办牢固。
站在建文余孽的立场上,方孝孺是绝对的忠臣,震古烁今。
他们没有底气与朱棣抗衡,方孝孺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现在王守敬破坏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必然恼羞成怒。
建文余孽拿朱棣没办法,他们只能选择潜伏。
王守敬不一样!
如果不想成为他们的撒气筒,被他们暗中针对。
王守敬行事必须磊磊落落,滴水不漏。
迎回方孝孺的灵柩,就是第一步。
身死族灭,以留得青史留名。
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追求。
王守敬无法评判什么。
大明需要这样的气节、坚守!
哪怕是愚忠,那也是忠。
这是封建王朝运转的规律。
牛车悠悠,辘辘而行。
王守敬这一次倒要看看,谁会站在他的对立面。
真以为纪纲这把刀,不够锋利吗?
纪纲需要功绩,需要朱棣的信任。
他要绊倒朝臣,最终成为疯狗。
王守敬完全可以推波助澜,渔翁得利。
纪纲的存在,可以威慑很多人。
例如政敌,以及唯利是图的商贾。
商人逐利。
王守敬以利益驱使商贾,有利也有弊。
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商贾,必须遭受最严厉的清算。
想必纪纲很乐意为王守敬效劳。
抄家灭族,来钱最快。
纪纲不会心慈手软。
王守敬需要一头恶犬,震慑那些为非作歹的商贾。
以及不遵守他规则的法外之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
文臣上位,又何尝不是如此?
四面八方,都是不见血的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