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 第221章 新的思潮(第1页)

第221章 新的思潮(第1页)

朱高炽反复思量,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浓郁。

思潮的衍生,向来都是非常奇妙的东西。

他读过很多书,了解过数千年的历史,博古通今。

现在,他反而越来越看不懂王守敬的思维了。

每一次大动荡过后,历代先贤们总会站出来,思考一条前行的道路。

这一条道路,非常地艰辛、困苦。

光是细致地思考,朱高炽就觉得窒息,不亚于一场“龙场悟道”。

华夏大地的第一场思想变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崛起。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先贤,掀起了对战乱的反思。

“统一”的思潮,汹涌而彭湃。

秦始皇毅然决然站出来,横扫六国、结束乱世。

诸子百家的思潮,一步步被践行,法家成为了当世显学。

第二场思潮大变革,是对三国动乱时期的一次总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中原人口骤减!

在这种茫然的时刻,在“独尊儒术”的末法时代,荀彧之子荀粲站了出来。

“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

荀粲认为,儒家的经典没有体现圣人关于性与天道的言论,所以六经都是糠秕。

他的言论,冲击了当时的儒门,引了一场新的思潮。

也就是“魏晋玄学”。

玄学家王弼在荀粲的言意观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他的主要思想,是“援道入儒”,掀起了“正始玄风”。

这时候的儒生,都热衷于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像是今文经学大师何休、古文经学大师郑玄等等,他们都经典作“注”,实际上也是咬文嚼字的一种。

所有读书人,都必须持守儒家的道德理想、贵族性的教养与精神气质,并以此为尚。

到了魏晋时期,玄学崛起,儒家地位衰弱,受到了来自新道家的冲击。

何晏、王弼等人,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还有竹林七贤中的一些贤士等。

这场浩浩荡荡的反思,持续了几百年,直到宋明理学的出现。

王弼的思潮,一直影响到了宋明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在儒学的框架内渗透着道教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思想以及佛教的思辨哲学。

姚广孝精通“儒释道”三家,才学冠绝天人,号“黑衣宰相”。

他对思想的领悟,独树一帜。

朱棣遇到疑惑时,都会向姚广孝请教,朱高炽也领悟到了父亲的精髓。

他再次拜访了姚广孝,诉说心中的困惑。

“老衲和王守敬交流过很多次,今天就以王守敬的话,解殿下心中的疑惑。人活着其实就是一个被洗脑的过程,殿下不可能不被洗脑,听王守敬讲话是被洗脑,听老衲的话也是。”

“殿下读一本圣贤书,也没能逃脱被洗脑的命运,即使是看奏折,或多或少会被臣子的描述所影响。普通人活着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其实都是来自轴心时代那一批伟大先贤的智慧总结。”

“先贤们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所谓的独立思考,并不是什么都不听,自己去钻研。真正的独立,是经历的洗脑次数多了以后,在其中慢慢地现自己认可的东西,愿意去信仰的准则。”

“不只是认可,还会一步步地践行,得到贯彻,并且砥砺坚持。如此可以解决殿下生活中、生命中,以及治国中的很多问题。渐渐地,殿下就形成了自己的理念。”

朱高炽豁然开朗,他现在仍处于“认知世界”的过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