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安元年,正月十五完宵。春风和煦,万物复苏。
新皇司承举行了登基大典,重开恩科,免除税赋三年,大赦天下。
同日,册封秦箬为华容公主,并进行册封大典,举国同庆。
司珩被封为盛亲王,协助天子处理朝中政务,地位仅次于皇帝。
正月十六,景昭帝下了罪己诏,在诏书中承认了自己数条罪状。
其一,德行有失。在谢庄两家当年之事上误信奸佞之臣,错置失察,所用非人,以至造成了冤假错案。
其二,喜大好功。急于开疆拓土,却忽视了百姓疾苦,导致国力空耗,民不聊生。
其三,子嗣不教。对六皇子司瑜,未加严教,致母子其心生反意,图谋不轨。造成宫中大乱,无数无辜者丧命。
景昭帝罪己诏一出,举国哗然,有叹息有感慨,特别是对于谢家,庄家的遭遇。
书生们更是含泪奔走相告,城中诸多百姓购买了香烛纸钱,纷纷自前往谢、庄两家曾经的祖宅进行祭拜,为那些无辜逝去的亡灵祈福度。
庄家是乐施布善,心怀大义商人。
从开国女帝那个时代开始,历代掌权人皆会出资助贫寒学子,修建学堂。每逢天灾必定开仓放粮,接济灾民和穷人,惠及无数百姓。
而谢家则是世代忠良,为国捐躯者不计其数,为大盛的国土和百姓的安宁,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时间,京城内外,各家各户自觉换上素服,门口挂上白灯笼,以示哀悼与缅怀。
景昭帝避重就轻的罪己诏,只是帝王之家最后的遮羞布,关于这一点清楚当年之事权贵世家心里明白。
皇家,总是要留一些最后的颜面的。
至于百姓压根不在乎谁做皇上,他们更关心的是,未来的日子能否过得安稳,能否吃饱穿暖。
新皇登基减免了三年赋税,这一条比什么都好用。
京城中春风微拂,带走了冬日的严寒,也带走了宫变所引来的阴霾。
正月十七,新皇为谢庄两家一举平反昭雪,追封谢家先祖为护国公,庄家先祖被封为忠义公。
同时下令重建谢庄两家祠堂,供奉英灵,以慰忠魂。
同时,新皇归还谢庄两家遗孤,当年抄家之时被收缴的财产田地屋宅,对谢庄两家遗孤进行了封赏,以表皇家之恩泽。
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家中有适龄婚嫁儿女的嫁娶繁忙,官媒这些天出入权贵世家,几乎跑断了腿。
正月二十,容墨和孟凌修带着随行的弟子,一起离开了京城,随行的还有秦跳跳。
司承和秦箬师兄俩,将容墨一行人送出了数十里地,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司承愿意留下当这大盛的帝王,无非是容墨给予的任务,不过是扳正这天下大势。
他们本是上古神族之人,数千年前和魔族一战,神界曦华女帝为了天下的苍生,以灵魂献祭苍穹,封印了魔族的肆虐,而女帝自身也陷入了无尽的沉睡之中。
容氏是神族的守护者,肩负着守护神界和唤醒女帝的重任。
她的灵魂碎片散落至三千小世界,只有亲自寻回失落的碎片方能让女帝重生,恢复神界的秩序与和平。
无论是前世的秦箬,还是现在的秦箬,都只是女帝灵魂碎片的其中的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