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53章 改变世界发展的造纸术(第2页)

第53章 改变世界发展的造纸术(第2页)

竹简体积和重量都太大,记载的信息也有限,不便于流通。

布和帛是用麻织品或丝绸编制出来的布料,书写的效果不好,价格太高,防寒遮羞的作用远大于书写。

虽然在此前汉朝就已经出现了纸。

但是早期的纸张过于粗糙,墨水一经接触纸张就会洇墨扩散,使得字体模糊难以辨认。

只能将字体写得足够大才能辨认,那样可以记载信息还是太少,实用性仍然不足以完全替代竹简。

直到蔡伦和他改良的纸张出现,这个局面才被真正打破。

蔡伦起初是宦官。

经过一步步缓慢的升迁后,直到蔡伦开始负责监造军械和宫廷御用器物,这才有机会开始接触造纸。

蔡伦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张总结它们的特点、用料。

这些纸多数还是以麻为主,是漂丝时梳理下来的细密纤维经过捶打、切碎、浸泡之后变成纸浆,再放入抄纸竹帘中捞出晒干制成的。

这样的纸植物纤维太粗糙。

有的纸是用树皮制成的,纸张太松散,经不起几下揉捏就会碎裂。

于是蔡伦思索单一原料存在无法弥补的缺点,但也有各自可取之处,如果将多种原料复合使用,能否取精华去糟粕?

思路打开后,蔡伦便进入了漫长的复合材料实验中。

最终他尝试出了将树皮、苎麻、破布、渔网按一定比例混合搅碎,经过浸泡使纤维变软,捞出后捶打脱胶,再加入一定比例草木灰蒸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原料充分混合并搅成泥状后,便可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进行筛浆用细竹帘捞出。

晒干后便成了柔软细密,可实际用于书写的蔡伦纸了。

不过这样的纸张仍存在些许程度的洇墨和时间久了变脆的问题,并且纸张颜色发黄,黑色的墨字写在上面不够鲜亮。

后世基于蔡伦的造纸术进行了优化。

在主要原材料上只需选择构树皮一种,其种属于桑树科,它的果实也叫楮实。

首先将构树皮放入碱水中熬煮。

没有高纯度碱水,也可用草木灰泡水后过滤掉不可溶解的固体,得到的便是最常见的碱水,只是含有杂质。

经过碱水熬煮五个小时的构树皮,其内部的植物纤维和木质素便会分解软化。

用清水洗去软化后构树皮上的结节杂质。

随后将之放入过碳酸钠中进行漂白,也就是双氧水。

制取双氧水需要用电,其它方法也较为复杂。

没有条件可以将贝壳烧制后,加水和草木灰制成氢氧化钾,也可以漂白,只是效果稍次。

漂白后的构树皮呈洁白无瑕之色,如有杂色,便是漂白不够或杂质清理不够彻底。

此步骤漂白越到位,制作成的纸张也就越洁白,书写出来的墨字也就显地明亮清晰。

之后将洁白的构树皮尽可能捶打细碎,越碎成品纸张越光滑平整,纸浆成絮状最好。

然后将纸浆按一定比例加水,纸浆浓度越高,成品纸张就越厚。

可借此调整纸张厚度,用于如厕、包装、窗户采光、纸浆铠甲等其它用途。

再将捞出的纸模一张张倒扣在平整的压浆板上,倒扣时可在湿纸上放一根丝线,每次倒扣放一根。

后续用两块压浆板和重物压干水分,提前放置的丝线便可方便剥离纸张。

除去多余水分后的纸张揭下来贴在平整铁板上烤干,干燥后便是后世上好的成品宣纸。

而这样的纸张要发挥其最大用途,自然是制作成可以承载大量信息和文字的书……】

喜欢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