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因为迫击炮炮弹的体型通常比较小,为了保证飞行姿态,不至于在飞行过程中翻滚导致落地时不是弹头触地,从而爆炸失败,所以需要在炮弹的尾部增加一个尾翼。
(天幕播放出迫击炮炮弹的尾翼结构。)
因为炮弹是金属材质,所以装药量可以远超没良心炮这种用布包裹的简陋炸药包。
小型迫击炮的射程只有数百米,大的可以达到三千多米。
取决于炮管和炮弹的厚度,以及装药量。
小型的迫击炮,一个人扛炮,两三个人携带炮弹,只需十几二十人的小队,就能组成一个火力极强的炮队。
微型的迫击炮,或者说掷弹筒,它甚至只需要放在地上用手扶着。
一个人就能完成瞄准和发射,几个人就能组成炮队。
想要打得更远,威力更大,用马车拉大一点的迫击炮也完全可以。
这些迫击炮,一门炮一分钟打出十几二十发炮弹不是问题,以一己之力甚至能比肩一个火炮排。
而且它的弹道是一条抛物线,无论敌人是躲在战壕还是石头等掩体后面,只要头顶没有足够坚实的掩体,都在它的打击能力内。
子弹打不到的地方,都能靠它来打。
机动性和便捷性也非常高,只要是人能够抵达的地方,迫击炮都能带上去,几乎适用于所有陆地地形。
并且制造简单,造价低廉。
在二战时期的战争中,地面陆军约80%的伤亡与炮击和炸弹有关,而迫击炮在其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有说占据炮击杀伤数的一半,不过没有确凿数据支撑)。】
天幕将后世一些迫击炮应用于战争的视频播放了出来。
既有解放军使用迫击炮实际演练,也有影视作品中迫击炮火力覆盖的视频。
炮弹被一发一发连着放入炮管中,对面的阵地上便是一阵炮火连天。
其中尤以红军在百团大战中,迫击炮手赵章成六分钟里连放240发炮弹轰炸日本鬼子的画面,最是直观体现出了迫击炮的优点。
当时为了给红军总部解围,赵章成带着一门迫击炮和十几名战士冲到了日军第39师团冈崎大队的脚下。
当时日军在一座悬崖上,赵章成等人在悬崖下,垂直距离34米,炮击仰角非常大,一个手抖极有可能让炮弹落回到自己身边。
但是赵章成凭借丰富的炮击经验,让身边8个战士给炮弹安装引信,4个战士当弹药手给他供应炮弹。
尽管如此,12个人仍然跟不上他的炮击速度,最终他在6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发射了240发炮弹。
如果按六分钟整数算,那就是平均1。5秒一发炮弹,打破了当时世界上迫击炮最快射速每分钟30发的记录。
最多时天上有四发炮弹同时在飞。
历朝帝王们看着一系列视频中,迫击炮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卓越效果,惊叹之余,立即让有关机构加紧研制出来。
只要突破了雷酸汞的炼制方法,迫击炮的其它制造技术都不算难事。
并且制造起来比枪械要简单,耗费还不多,各朝代突破高炉炼铁后,都能在短时间内组建起迫击炮军种序列。
有了这些武器,各朝代在战场上将再也看不到大规模冷兵器厮杀的场面了,炮火和硝烟带来的降维打击,才是不久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