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257章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页)

第257章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2页)

公元1527年,王阳明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以及断藤峡八寨的叛徒。

他采取招安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式,很快平定了叛乱,还在当地兴办私学,加强教育,从根本上遏制百姓由民变匪的问题。

一生建立诸多军功,且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诸多弊病的王阳明,可见其对国家和百姓的赤诚之心。

可就是这样的忠臣,只因直言批评朱厚照的错误,便被廷杖四十后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正因为这些磨难和世道的败坏,他日夜思考为人在世最根本的至理。

在某天宁静的夜里,他忽然顿悟,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即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

由此提出了王阳明自己对人生在世所谓追求的践行方式“致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与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致良知,旨在人们即需要学习来明辨是非善恶,挖掘和澄清自己内心的良知。

亦要在面对各种事务和情境时,不断地去现自己内心的良知,并且把这种良知运用到实际行为中。

知行合一则是对致良知的进一步诠释。

每一个人在生活与社会经历中,都会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一套良知。

比如你知道孝顺父母是应该的;面对恶行时不能容忍理应挺身而出是应该的;国家危亡的背后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时,该不该在自身安危与心中良知做出抉择。

这些都是具有基本良知的世人都知道的,这便是“知”。

而做与不做,便是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而不付诸行动的俗人与圣人的根本区别,这便是“行”。

知行合一便是实现心中道德追求的最基本方法。

如果以良知结合中国历代以来对为人的评价,或许还可再做些许细分。

如明明有良知却不做,可称之为俗人;有良知,也会行良知,但也有对自身利弊和安危的思考会量力而行,则可称之为君子。

而所谓“君子不救,圣人当仁不让”,只此一句便可诠释何谓圣人。

最后便是连良知都没有的人,或者有良知却反其道而行的人,则可称之为昏,就像朱厚照这样的。

这场影响了王阳明一生的思考,被称之为“龙场悟道”。

王阳明还就此创立了心学,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说传播给更多人生迷茫的人。

简易朴实的理论也便于实际践行。

阳明心学不仅在当时为众多世人指明了人生追求,更影响了后世中国人在思想上的深远思考,甚至传播到海外国家,连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身上都常常带着“一生低拜阳明”的印章。

在人类这个整体中,不分种族,不分老幼,不分性别,都能理解并实践王阳明的良知之学。

王阳明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了自己的思想,就像他十二岁时就曾说过:“读书做圣人是人生的第一等事”,也像他的名字一样,守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