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临危受命抗敌,但因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主和派政见不合,在诸多方面受到掣肘,军费、兵力皆严重不足。
卢象升名义上总督天下援军,实际却只有五千兵马可用,且粮草供应被切断,只能靠民间百姓自捐助。
最终卢象升不敌,失去所有希望的他不肯突围苟活。
跃马冲入清军阵中,左胸先中一箭,拔箭挥刀再战,后腰又中一箭,仍奋战不止,最终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可就是这样明知以弱势兵力对敌必然会死,也仍然为国奋战到死的忠义大将,崇祯却听信杨嗣昌对卢象升用兵无能的诬告,拒绝对其抚恤。
直到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卢象升才得到迟来的理应属于他的谥号,“忠烈”。
清军大掠撤军后,孙传庭和洪承畴被调往辽东。
国内的起义军再次得到喘息和展机会。
1639年,张献忠反叛明朝再度起兵造反,但被明将左良玉击败,被迫转战至四川。
蛰伏山中的李自成也卷土重来,经湖北进入河南,军队迅展到数万人,并喊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也就是起义军口中传唱的“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
当然这种不纳粮的口号也只是在这种特殊时代下才能暂时做到,李自成是通过没收明政府和贵族官僚的财物、钱粮来维持军队和政权的运转。
真正进行统治的时候该纳粮还是得纳粮。
起义军在此均田免赋的方针下迅重燃其席卷之势。
向着四川杀来的张献忠,让六十六岁的秦良玉再次横枪跃马征战沙场。
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六百级,并率军追击。
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斩杀领东山虎,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夺取罗汝才帅旗,致使罗汝才军逐渐衰落。
然而就在秦良玉节节胜利,形势似有好转之际,杨嗣昌却不察此时明军实力和钱粮,想要将张献忠放入四川,借助地利一举将其围歼。
结果因为兵力不足,明军反而落败,致使明军良将张令力战而亡,明军和白杆军损失惨重。
身心俱疲的秦良玉只能竭尽所能筹措军粮继续募兵剿贼。
但她在石柱贮备的粮草火药有限,只能向朝廷请求拨粮、派兵支援。
但是四川巡抚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和,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只有两万弱卒驻守重庆,所能给予秦良玉的兵力和粮草支援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清军包围辽西重镇锦州,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打响。
从164o年至1642年,锦州、松山、杏城相继沦陷。
此战被围松山的洪承畴、被围锦州的祖大寿都陷入兵尽粮绝之境,最终洪承畴城破被俘,祖大寿为保全军民性命选择了投降。
洪承畴在被囚期间,经历了从一心求死到被劝降后动摇屈服的心态变化,最终选择投降。
或者说他们是对腐朽衰败至此的明朝都到了绝望的地步。
(其中祖大寿在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就因粮尽援绝,被迫诈降过一次。
祖大寿投降清军后,基本未参与清朝对明朝的军事行动,也未曾为清朝出谋划策去攻打明朝,仅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劝降信。
而洪承畴投降后,为清朝出谋划策,帮助清朝稳定统治、开疆拓土,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所以被视为食国禄而忘国恩的背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