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聿知养好伤已经是来年的四月了,此时的漠北正是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的春季。
他接到了皇上的诏令,挑选好了礼物,带着谢长史、秦院判等人,终于赶在端午之前进了京。
顾聿知掀开帘子,大眼睛眨也不眨,一脸好奇:“谢长史,我终于见到了京城市集的样子。”
以前他只听五哥说起过,这还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京城的繁华。
和江南热闹的吴侬软语不同,京城的热闹充斥着他所熟悉的腔调,连叫卖声都显得亲切了许多。
若不是他着急着进宫面见皇兄,他真想好好在市集逛一逛。
谢长史看了眼窗外,垂眸道:“等殿下面圣完了,自然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殿下虽小,但再怎么样也是一个有了封地的亲王,住在宫里不合适,回京之前,肯定是要住秦王府的。
秦王府,是原本的楚王府改造,在小殿下要确定回京之前,皇上亲笔题写的牌匾。
顾聿知嘟了嘟嘴,又掀开帘子看了眼,暗想若是舒老师在就好了,舒老师还没见过这么繁华的街道呢。
马车不知不觉进了宫,并且因顾聿宸的嘱咐,直达御书房外。
赵喜早早就迎了出来,瞧见顾聿知给旁边人使了个眼色,那人忙招呼着人去收拾礼物,他自己则笑呵呵上前:“哎呦殿下哦,老奴真是想死您了。”
顾聿知笑呵呵道:“赵喜公公,看你这样就知道皇兄对你很好哦。”
怎么可能想死他,在宫里的时候,他只有在宫宴的时候才能见到赵喜。
不过顾聿知自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已经明白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这样虚伪的。
他本以为见到皇兄后,这种虚伪会更甚,却不想顾聿宸也不知是对他有愧疚,还是最近桑朝国泰明安,又收了岁供,心里十分高兴,只关心了下辛凉的展,就让他出宫了。
而给他的赏赐,在他还没回府的时候就已经送到了秦王府。
这样郑重又巨大的阵仗,让京城百姓们知道,那个大英雄亲王殿下回京了。
于是,顾聿知才出宫没过久,街道就被堵满了人,不知道是谁现了他的行踪,大大小小的花枝,以及瓜果都朝着车厢砸了过来。
每一位百姓都高喊着:“秦王殿下威武,亲王殿下威武!”
顾聿知想掀开帘子看一眼窗外,却被谢长史制止了。
他低声劝解道:“殿下,如今您风头正盛,还是稍微避一避的好。”
经此一役,且不说殿下已经收服了漠北几万将士,就是天下百姓的心,也是向着他的!
身为帝王,皇上肯定会忌惮小殿下,所以小殿下自此之后最好是能不显山不露水,做一个真真正正的闲散王爷。
顾聿知抬眸看了眼谢长史,捂着嘴偷偷笑了下:“谢长史,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你真的不用担心,因为……”
他耸了耸肩膀:“我没有兵符啊。”
没有兵符就意味着调动不了士兵,没有士兵就造不了反。
应该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兄才没有露出一点忌惮。
他鼓了鼓脸:“而且我都知道呢,皇兄是因为大师的一句预言,才让我去漠北的。”
他双手捧着下巴暗想,不管皇兄当初的决定有多么荒唐,但起码他是很满足的。
在辛凉他是亲王,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做主,想吃什么,想玩什么,谢长史他们都会尽可能的迁就自己。
但如果没有大师的这句预言,他还在宫里,那日子肯定和之前没什么两样,更不可能学这么多的东西。
他捧着脸的手轻轻点着:“谢长史,我很满足,真的!等带着母妃回了漠北,将辛凉的事情搞定后,我就要开始到处游玩啦!”
在宫里的时候,他就和皇兄说好了,皇兄也很支持,并且希望他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下来,顺便抄录一份给他。
想到这,顾聿知又偷偷笑了起来,还是当闲散王爷的好,像皇兄这样,被困在宫里,每日都有处理不完的奏折,有什么好的,累死了都!
他小声嘀咕着:“刘典仪带着天枢哥哥他们去接程老先生了,也不知道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自从知道程老先生答应去漠北当院长后,一开春顾聿知就让人抓紧时间修建书院,就想着等程老先生到后,就能直接入住书院了。
谢长史微微一笑,透过帘子的缝隙往外看了眼,窗外的百姓依旧非常热情,御林军闻声赶来,正小心翼翼的维持着秩序。
“不仅如此,殿下也同意了您之前的提议,设立善堂。”
这件事顾聿知并未听说,满心震惊:“你说真的?皇兄连这个都同意了?”
谢长史微微颔:“是。而且皇上还下了谕旨,鼓励有一技之长,但无家室傍身的女子前去漠北。”
多些女子去辛凉是好事,这样也能解决辛凉那些单身男人们的婚事。
顾聿知没想到,自己不过是睡了一觉,那些担忧的事情好像都解决了!
马车绕到亲王府的后门,顾聿知笑呵呵跳下马车,提着衣摆三两步下了台阶:“母妃,母妃!”
皇兄愿意让他带着母妃去辛凉,以后他再也不会和母妃分开了!
月亮门处,一个雍容华贵的女人正垂泪看着他,顾聿知不由就停住了脚步,喃喃道:“母妃。”
看着这个身形瘦削,但眼神坚毅的小小男子汉,太娴妃喜极而泣,朝他伸出双手,嗓音温柔:“小六,快过来让母妃好好瞧瞧。”
顾聿知这才飞奔了上去,咚的一声跪了下去,朝着太娴妃狠狠磕了三个响头:“母妃,小六好想你呀!”
太娴妃忙弯腰将他扶了起来,温柔的抹掉他脸上的泪水,看着他脸上隐约可见的伤痕,心疼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用力抱着他。
谢长史和秦院判对视一眼,悄悄退了出去,正要说话,对面走来一个小厮:“谢长史,秦院判,这一袋是北狄人送岁供时带来的,说是很像小殿下画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