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花钱消灾!”那叛军笑道,“这横刀怎么回事?”
“军爷,这是县太爷给我们配发的。”柳老四从怀里摸出两锭银子,塞在那叛军手中,“县太爷收了我们的银子,给了我们几把刀防身。”
那叛军大大方方地接过银子,掂了掂,大概有二十两,顿时心花怒放:“哈哈,你们那边也兴这个?”
“军爷,我们那的县太爷就喜欢这个。”柳老四低眉顺眼地说,“军爷,实话实说,我们老百姓天天盼着你们打过去,杀了这帮狗官,为老百姓报仇!”
看他那一脸逼真的样子,李辅国差点没笑出来。
“你们真是这么想的?”那叛军问道。
“是的。”六人都点了点头,十分笃定地回答。
“既然如此,俺也不为难你们。”那叛军说道,“俺是李归仁大将军麾下队正麻六郎。
俺们大将军说了,一定要打过黄河去,解放关中的老百姓。”麻六郎说着,一脸自豪的样子。
看着他这张充满傲气的脸,李辅国恨不得马上给他一刀子,让他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你们一定记住了,俺是麻六郎。俺们一定会杀了你们的狗县令,替乡亲们报仇!”麻六郎一挥手,叛军军士们纷纷站在路边,让开一条道来,让六人经过。
六人说着笑着,回忆着一路的艰辛,很快就来到了太原府南门。
太原府是北方第一大府,乃大唐的龙兴之地。当年,高祖皇帝、太宗皇帝就是从这里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拿下长安,才有了大唐今日的根基。
进了城,一行六人在一名守城旅帅的带领下,直奔北都留守府。
听闻太子使者赶到,北都留守王承业赶忙迎了出来。
“原来是李公公。不知李公公驾到,老夫有失远迎,还请公公见谅。”王承业乃三品大员,在李辅国面前,竟然如此谦卑,将柳老四等人看蒙圈了。
王承业曾是羽林卫将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唐玄宗任命为太原留守,所以认得李辅国。
李辅国对这个王承业甚为不满。
当初,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在常山郡反正,一举拿下了常山郡,将塘报送到了北都留守府。
王承业看了之后,心生嫉妒,就暗中修改了塘报,将颜杲卿的功劳都归拢到自己头上,然后再送到长安。
圣上见王承业指挥有方,龙颜大悦,擢升王承业为大将军,王承业麾下亲卫获赏者都有上百人。
后来,安禄山回师救援,命史思明、蔡希德率军攻打常山郡。天宝十五年正月,叛军攻破常山城,颜杲卿兵败被俘,拒不投降,被押送到洛阳,最后英勇就义。
史思明攻打常山郡时,颜杲卿多次向王承业求援,但王承业坐视不管,最终导致常山郡被攻陷。
因为这个缘故,李辅国甚是看不起王承业。
不过,此时李辅国也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拱手说道:“大将军太客气了。咱家也就是奉太子爷之命,跑跑腿而已,谈不上什么辛苦。”
热脸贴上了冷屁股,王承业一时无比尴尬,自个儿笑一笑,将李辅国让入二堂。
王承业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问道:“李公公,长安的情况如何?圣上可好?太子殿下可好?”
因路途遥远,道路不通,长安的消息至今仍未传到北都。
这也正常,这驿马的速度,哪能比得上李辅国等人拼命赶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