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直接负责这些设备的后期调试。
着两个系统的研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调试阶段。
最迟到今年下半年,个人计算机就能与十六位处理器正式版本同步量产。
然后大明互联网同步正式部署。
先交付给大明皇帝、文华殿和内阁、武英殿和军机处、通政司、工部、户部、财部、税部等试用。
后续随着产能不断提升,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朱迪钚直接接触到的功能,都是已经基本成型的东西。
朱迪钚感觉自己不断地接触到了各种计算机的新用法。
朱迪钚越来越觉得,鼠标配合图形界面,让计算机的使用难度直线下降了。
甚至于完全不了解计算机的人,只要图形界面上有足够多的引导,也能直接上手使用这种专业设备。
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相关知识的普通人,能够用这种计算机来干什么?
作为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计算器和账本吗?
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不过朱迪钚自己,更加倾向于真正个人化,或者说生活化的功能。
而不是工作性质的计算和记录。
于是朱迪钚开始思考,一台放在家里的个人计算机,可以实现哪些生活功能。
朱迪钚先想到的,就是将现有的各种生活娱乐设备的功能,整体转移到个人计算机上来。
包括收音机、录音机、音乐播放机、广播系统、电视机、电话机等等。
收音机和电话似乎相对容易实现,将相应的电路和元器件做成模块化配件,装到计算机主机里面就行了。
但是录音和播放机器就有些麻烦了,主要是存储方面的问题。
从存储原理上考虑,计算机的硬盘似乎能够存储声音和画面,但是其容量显然太小了。
硬盘相对于磁带而言过于昂贵了,这种可以随时读取的空间,不能用来放视频和声音这种低级信息。
所以做个磁带录制和播放设备装到计算机里面?
朱迪钚很快就觉得,这么做确实是可行的,只是总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磁带录制和播放设备,以及前面的收音机和广播等功能的增加。
都相当于把各种机器都塞进了计算机机箱,显然会会进一步增加计算机主机的规模。
同时最终实现功能的器件,还是原有的录音机等机器本身。
只是用电机计算机上的画面,取代手动按下录音机的播放按钮而已。
这当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却并不是朱迪钚最想要的。
朱迪钚想要找的是计算机自己独立实现的生活功能。
而且,这些事情并不是自己的工作内容。
现在测试的主体是计算机,配套硬件设备的开,是其他厂商后续的工作。
于是朱迪钚搞出了一个小游戏。
还是个网络游戏。
让两个不在一起的人,通过互联网下围棋。
在这台计算机上开新功能,也可以算是典型的测试项目。
因为计算机相关部门也要继续使用计算机。
围棋功能的实现,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简单的事情。
画好网格,添加黑白子就行了。
只有两种颜色,画面还是静止的,比扫雷都要简单的多。
做成单机可能有点麻烦,要制作一个棋谱库,同时要有一定的算力支撑。
但是做成网络对战就简单了,对手直接是另外一个真人。
计算机本身只负责统计双方棋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