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大明1805 > 第六一五章 朝与野生产过剩吏部尚书(第4页)

第六一五章 朝与野生产过剩吏部尚书(第4页)

再加上今年是大公三十年的特殊年份,朱靖垣差不多是吧连续三年出京的皇子,一起召回到了京师。

朱靖垣一个一个的谈话,询问跟朱迪镧讨论过的类似的问题,或者是其他完全不同的问题。

皇子们都在地方锻炼了十年以上,都已经积累了足够处事经验。

现在面对自己父亲的时候虽然仍然紧张小心,但也都已经不是当年孩童时期那么的忐忑了。

对答起来也都颇为老练顺畅,都能够正常的表达思路和想法。

回答的内容本身也都算是不错,有些激进慷慨,有的谨慎保守,有的顾虑周全。

不过在朱靖垣看来,其他孩子都不如朱迪镧那么的坦然。

总觉得他们对自己有所保留。

朱靖垣根据他们在地方的政绩评价,结合现场问答谈话中的表现,又封了五个郡王和十个国公。

已经完成了地方实训的皇子,现在封国公不代表以后也是国公。

完成了中央各部的实训之后,基本都会直接升到郡王爵位,四十岁之后更是会统一封亲王。

但是现在只是封国公的话,也意味着皇帝老爹对自己不是很满意。

大明的皇位竞争说白了就是让老爹满意。

所以拿了国公几个皇子,都知道自己已经基本与皇位无缘了。

得了郡王的几个皇子,仍然带着期待和压力。

等待来年的正式任职。

按照以往的传统,吏部尚书就是储君。

宗人府把正式文件办好,把礼服和印信做好,时间也到了年底了。

大公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朱靖垣难得的离开了乾清宫,来到了奉天殿的大殿。

主持举办了皇子、皇孙、亲王子孙、宗室国公们的册封和承袭仪式。

爵位册封和袭封仪式后,朱靖垣又额外拿出了一份圣旨,让现场的大宗伯来宣读。

前面几句公式化的说辞,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命皇六十四子郡王迪镧任吏部尚书兼大理寺少卿”。

这句话一出来,现场所有人的瞳孔,都是猛地一震收缩。

然后其他人都带着异常复杂的心情,用同样复杂的目光看向了朱迪镧。

朱迪镧同样心情复杂。

真的让自己当吏部尚书了,您老人家真的选中我了?

只不过怎么还有兼职?

明明到了知府以上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清闲时间了啊。

大理寺是大明的最高法院,不属于九卿和各部衙门分管,直属于皇帝。

大理寺卿现在身份等同于九卿,少卿的数量也不再是一个,而是不定额的几个到十几个。

不过这种重要的任命在这里,任何的疑问都得放在后面了。

朱迪镧先老老实实的躬身谢恩:

“谢父皇器重……儿臣一定尽心竭力,干好吏部和大理寺的活儿……”

朱靖垣微微颔,然后宣布仪式结束。

朱靖垣选了吏部尚书,臣子们都是松了口气,其他皇子们也都死心了。

大公三十年的这个年的氛围也比较安稳了。

新年之后,朱迪镧到两个衙门报道,然后两边跑着学习办事。

对于朱迪镧而言,吏部的事情不算难,就是各种各样的细节和规则多。

但是细节和规则都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原则上是尽可能不做调整的,所以熟悉了之后就轻松了。

大理寺就完全反过来了。

作为大明的最高法院,实际上日常处理的事务并不多,管理上的事务也并不复杂。

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案件,基本都是让人感觉头大的事情。

仁武朝以后,除了皇帝特别要求和规定,直接由大理寺审判的案件之外,大理寺的其他的案件都是从下面一路上诉进来的。

能够从县、府、省三级都走过,还要坚持上诉或者是审理不清的,都是绝对的麻烦事儿。

半年下来,朱迪镧基本熟悉了吏部的规则,也慢慢适应了大理寺的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