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你出去,别一会儿又犯恶心。”
“不恶心、不恶心,一想到能赚钱我身心舒畅,哪哪都得劲儿。”
白洛溪是真佩服这婆媳俩,不愧是一家人,都一样的财迷。
见二嫂坚持,她也不再劝说,把用香料腌制好的小黄鱼下锅。
她发现以后若想卖黄鱼酥还是要用新鲜的小黄鱼才行,不然腌制的不够入味,影响口感。
其他人可没想那么多,都觉得这样炸出来的小鱼好吃的不得了。
卞老太一边吃一边心疼,能不好吃吗,用了半锅油炸出来的,还放了她那么多的白面,这么想着又一个黄鱼酥下肚。
如今铺面已经买好,白家人也不想让它闲置,总觉得空那里一天就赔了一天的银钱。
因此第二天大房一家和赵月牙决定出发去县城。
为了省银钱,卞秋红把能搬走的东西都搬了过去,主打的就是能省则省。
东西实在是太多,最后白洛溪被抓住当了壮劳力。
一行人大裹小包跟逃荒似的,若不是路上有村人帮忙,白洛溪都坚持不到地方。
几人坐的依然是周大伯的船,白海生上船不方便还是周大伯给背上去的。
白洛溪实在是喜欢周大伯的为人,因为三嫂近两个月都要往返村子和县城之间,便在今天提了包船的事。
一个月每天往返两趟两百八十文,这个价钱给的并不高,但毕竟这两个月是禁渔期,摆渡的生意寥寥无几。
对于周老三来说,这笔买卖简直是救了他的燃眉之急。
老婆子已经停了好几天的药,每天晚上疼的直哼哼,他急的头发都白了一半。
如今有了这桩生意,他们家可算是有了指望。
到了县城,因为有周大伯的帮忙,白洛溪倒是轻松了不少。
到了铺子,原想请周大伯吃过午饭再走,可老人家说什么也不愿意,放下东西转身回了渡口。
卞秋红满口夸小妹找的船夫靠谱,赵月牙也说周大伯是螺沙村里最实在的人,可惜就是命不好。
卞秋红才不管别人命好不好,现在她满眼都是眼前的这个院子。
“没想到地方这么宽敞,这里还有口井,以后咱们用水可方便多了。
哎呦,这块地方也不错,把闲置的架子挪走,开出来种点小菜就不错,以后咱们也不用花钱出去买菜了……”
看着大嫂叽叽喳喳像只燕子似的飞来飞去,白洛溪都被勾起了好奇心,难道是她那天看的太匆忙,都没发现这些。
大丫推着她爹也慢悠悠的看着,她是真没想到阿奶会让她跟来县城,她还以为自己得留在家里帮忙,毕竟离开渔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白海生对院子倒是没那么大好奇,他最想看的是田地,以后家里无需再去买高价粮,说不定还会给家里添一笔可观的收入,他只是想想都高兴的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