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避免某个衙门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张四维看罢,不由得睥睨一笑。
殷正茂打算盘的声音太响,他在内阁都听到了!
在他眼中。
对方彻查户部,是为了与前任之事彻底分割,杜绝做擦屁股的事情,然后建立自己的部堂权威,有一定私心。
彻查辽东地方官员,是为了让满朝官员知晓,户部的钱不能贪、不能拿,此乃立威立规矩之举。
这两个请求,落在这个事上,还算合理。
他勉强能接受。
但殷正茂的内外廷联合相扶之法,就是个笑话。
朝廷真正有钱的就三个地方:内库、户部(太仓库)和工部。
太仓经常窘迫,内库时时充盈,工部自给自足。
乃是当下大明的常态。
自嘉靖之后,内库不足,皇帝便派遣宦官索取,外库(太仓库)饷银不足,求助皇帝请发内帑,皇帝不会轻易答应。
这导致,户部总是没钱,总是闹饥荒。
这个所谓的“内外廷联合相扶之法”
若真施行,几乎全年都是内库和工部帮扶户部。
即使没有这个法策,内库没钱,户部也不敢不帮扶。
当然。
在遇到重大灾情或支出大额军费时,户部没钱,内库还是会出钱的。
但前提是内库没钱了。
殷正茂这个空手套白狼、专门利己,毫不利人的计策,即使内阁同意,李太后与冯保也不会同意。
虽然都是为了大明,但彼此还是要分锅吃饭的。
内库的首要作用是御用,其次是国用,最后才是民用。
这点,小万历都是知道的。
殷正茂这番强势厚颜之态,刚上任就对着皇家内库指手画脚的作派。
让张四维觉得:此人有入阁之心,然完全无入阁之能。
张四维虽对殷正茂不喜。
但张居正没发言,他便没有表达态度。
他入阁时,小万历手注的那句“随元辅入阁办事”
,能让他记一辈子。
这时。
张居正看向二人,道:“我觉得殷尚书的请求尚可。”
“至于最后一条新策,可能是因近两年户部穷怕了,有待商榷,可在明日常朝上公议。
二位如何看?”
张居正最初也觉得此策很幼稚,但他了解殷正茂,后者绝非鲁莽之人,可能还有后招。
无论成与否。
殷正茂敢于朝着皇家内库伸手的勇气,还是让他满意的。
都是朝廷的钱,内库有时确实太抠了。
吕调阳干脆果决地说道:“我无异议!”
他对张居正的说话习惯了如指掌。
张居正若在问询前,先表达个人观点,他只需附议即可;若未曾表达个人观点,才宜他说出个人观点。
张四维想了想,没敢反驳奏疏之事,但却说出了另外一个顾虑。
“若彻查辽东官场,是不是将辽东巡抚张学颜和辽东总兵李成梁,调走一个,二人在辽东数年,不止一位言官控诉他们有结党之嫌。”
张居正抚须正色道:“何为结党?结而徇私误国才是结党,二人经查若无过错,无须因一些空穴来风之言,将他们调离!”
“其它……其它……我就无异议了!”
张四维虽然只比张居正小一岁,但气场却弱了一个辈分。
吕调阳瞥了张四维一眼,心道:何必找罪受呢?
朝堂百官皆知晓。
张居正对镇守北方的两大武将,戚继光和李成梁,那是超乎寻常的信任。
北境稳固是新政施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