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宁安城。
宁安城已经取消了戒严,街上的行人又多了起来,只不过很多商铺依旧关门,这很正常,商家预料到接下来朝廷会封锁整个宁州,外边的货进不来,所以开始惜售商品,等待涨价。
街头巷尾,酒楼茶铺,很多人都在交头接耳小声说着什么,不用想肯定是在讨论前日的战事,以及今后的局势,只是谁都不敢大声说。
虽然战事已经结束,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宁安或者宁州,依旧笼罩在一片惶恐的气氛之中。
薛源知道,不消除这种情况,自己就永远得不到民心,很多小说中只要主角做点为民生的好事,然后振臂一呼就有万千百姓拥护,显然是扯淡了。
对百姓而言,能吃饱饭、穿暖衣服,能有一份来钱的活儿,比什么都重要,哪怕他们知道你是个好人、好官,但是你断了他们的生计,他们就很难支持你。
不过进城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百姓认出了他,上来问安。
甚至有个别大胆的,还问哪里可以投军,表示要为王爷效力。
换句话说,宁安的百姓是认可他的,只要不爆发大规模的饥荒,他们是愿意支持他,成为他起兵的大后方的。
回到王府。
齐元胜、齐若水、秦小虎、高猛等人都不在,他们早已出门去挑兵、整训去了。
薛源给他们的任务是,三天内挑选完士兵,一个月内完成初步整训,然后以宁安为核心进行布防,防止朝廷的第二轮进攻。
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要做的事情更多。
第一时间,他找来了王玉儿。
“玉儿姐,双峰山那头可有消息?”
“我正要跟您汇报!据说双峰山那边挖出好一个古墓,大家说墓里头有金银财宝!周县尉听到后,已带手下将那古墓围了,正在等王爷您下令挖或者不挖!”
“古墓?”薛源想了想,说,“山上有古墓不稀奇,但这不是北燕人要找的。如果北燕人要找古墓,就轮不到我们的兵上去看守。不过周县尉去的对,让北燕人以为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了也好。”
王玉儿醍醐灌顶,连忙说道,“那我立即让暗中保护盯古墓的弟兄们散开,继续在别处监视。”
“对!北燕人放出这个烟幕弹,说明应该快有结果了,你可以加派些人手。”
顿了顿,又问,“对了,北燕人有没有跟你说,下一步做什么?”
王玉儿道,“给了我一张字条,说是让我请本地的堪舆先生看看,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着,王玉儿将字条递给薛源。
薛源顿时好奇起来,打开字条细看了一眼。
只见上头写着:“摩斋当弄,屋以中安。应帮去舍落,自塞以西奇。”
“啥玩意?”薛源看了好久都没弄懂啥意思,于是又递还给王玉儿,说,“你找赵怀春看下,他是准大儒,他要是看不出来,那没人能看出来!”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薛源才懒得自己琢磨。
王玉儿连忙道,“好,我这便去!”
薛源见王玉儿走了有些一瘸一拐,忙问,“你伤如何了?这些事,要不然让下人去做?”
“无妨的,赵圣手已经帮我看过了,过些日子就能好。”
“你屋里头那两个丫鬟呢?”
王玉儿苦笑道,“我。。。。。。我又不是金枝玉叶,何敢劳丫鬟伺候?”
“你是本王的姐姐,用两个丫鬟怎么了?再者,她们不伺候你就要丢饭碗,你忍心砸人饭碗?”
王玉儿心中一暖,知道王爷这是心疼自己,那种被人心疼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回想这几月,她从一个洗衣的老妈子,遗老会利用的底层会众,一跃成为堂主,又过上了锦衣玉食、丫鬟伺候的生活,当真如做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