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小心每一次。
自己的提醒已经很到位,也不可能成天盯着他,至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上当,上多大的当,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周锦胜感觉这个局长不好当,还不如当公社书记呢。
怎么感觉每走一步,步步皆坑啊。
要不是董晓丹及时提醒,回头真的签约合作了,被他骗得血本无归,虽然也可以走一定的法律渠道,挽回一点损失,但毕竟影响非同凡响,自己这个职位是不是也就到头了。
真是一阵后怕。
。。。。。。
回到家,陈朝阳想了想,跟董晓丹商议:“我们现在研究的一个项目,其中有一个附属的子项目,可以跟地方上合作,回校后我把资料给你看看,我们能不能合作研究一下,交给周叔叔,也算我们对家乡的展尽一点力。”
“可以的。”董晓丹想了想,真要为家乡展做贡献,一两个项目压根就不够,明儿个自己就先贡献一个出来。
第二天,不待周锦胜开口,董晓丹就主动找过去。
“叔叔,我们现在有一个项目,项目不大,需要找一个地方上来合作,你在乡镇工作多年,能不能推荐一个靠谱的合作方。”董晓丹想到导师手里的项目,是能源回收的,现在许多大型的化工、医药企业能源消耗严重,所以很多科研机构都在攻克这道难题。
只是学校里、科研机构理论方面还可以,运用到实际的时候就差强人意。两者合作起来,也算理论联系实际,对各方都有好处。
有这样的好事上门,周锦胜哪有不接手的道理?
当初在乡镇的时候,提拔了几个年轻人。现在这几个年轻人正可当用。
于是立马布置了下去。
。。。。。。
这时候周庆东在申城供销社做得正是怨天恨地的时候,以前申城的同学、朋友好像混得都比自己好,周庆东连吐槽的人都没有。
只是偶尔有空的时候,与原来镇上的同事吐吐槽。
“周庆东,你真傻,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你都不懂么?我们可以利用手里的资源赚钱啊。”买东西不是有票就可以买到的。
即使仓库里有货,你告诉他已经有主了。
如果谁需要,就说以后为你留着。反正就是一个宗旨,不管货多货少,就是不拿到柜台上卖,柜台上那个始终是“最后”一个样品。
这样,“奇货可居”,你就变得举足轻重起来。
找你帮忙的次数多了,人家也会过意不去,然后跟你共享别的资源,或者允诺你别的好处。
同事之间,这些事,都是心照不宣的。
大家尽管心里都明白,但从来都不会说出来。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周庆东到了申城,已经不算同事,或者说已经是前同事了,好些以前不能讲的东西,现在也可以像朋友那样和盘托出。
周庆东苦笑:难不成你以为我真的一点不谙世故?只是我现在在申城供销社,就真的只是一颗螺丝钉,一块砖而已。做不了一点主,我说了一点不算,这边老甲鱼贼多。
你们有能挣点小钱的项目,一定要记得带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