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小时后,在正式开始谈判之前,主持人让同学们休息了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内,各集团代表需要在系统上筛选自己的心仪合作对象。
何曦她们这一组的运气很不好,不仅是第一个谈判的,而且第一场就是芯微集团,也就是序列怪们的集团。
“完了完了,这运气。都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
“要不我们投降吧。”
“谈判桌上没有投降,只有一直让利妥协。”
“没事,别慌,我们别自乱阵脚。”
话是这么说,对面一群人挂着sss序列的电子徽章,不慌才怪。
很快,双方都上了谈判桌。
何曦被对面主谈人的电子徽章上的大写k晃了眼。
一上来就要和大boss对战吗?
输了也不丢人。
双方简单介绍之后进入了正题。
“对于贵公司的第三版合作方案,我方愿意与之合作,但是我们希望在机器人采购数量上可以止步于每种模型15o台,并且在生产机器人专利费用上可以少付出两个百分点。这是我方的全部诉求。”
京十姝脸上挂着淡笑,既不冷漠,也不热情,公事公办的标准表情。
“包括货币出资、专有技术和机器设备等费用,我方愿出价为每台机器人,这是我方全部诉求。”
没有上谈判桌的后勤人员白珂别的没听懂,但是听懂了价格。
他们标注的价格最低是每台。
果不其然,被何曦一口回绝了。
“为表明我方诚意,我方愿意多提供两种型号的机器人,但是每台机器人的售价我方坚持为元。而且在机器人购买数量上,我方认为贵公司购买每种模型应不少于3oo台,这是我们第三版方案明码标价的要求。”
对面的京十姝翻了翻手里的资料,说:“如果某一个集团产品的市场还有空间,最好的局面是其他产品也是集团产品中的一个分类。”
“但是贵集团的机器人在市场上并非没有竞品,甚至最大的市场也并没有在贵公司的旗下,总结来说,在品牌和销售上,贵公司给予不了我方任何帮助。”
“你方在数量上的要求我们略表认同,我们也抱着合作的态度,所以愿意接受,但是你方的价格并没有任何依据。无论是中产科技集团,还是利宝科技集团,每个机器人最多,并且还会让渡专利权,贵集团如果不能合理的解释你方优于竞品的优势,那我方不接受。”
京十姝想过一开始就报出的价格,并且长时间坚持不松口。但是经过团队的分析后,他们认为只有不到一半的概率,这个价格会低于对方集团的保留价。
如果京十姝先报价,对方将迅作出反应,不让她有时间仔细考虑她的报价,立即给出一个还价,比如说美元,让对方在心理上觉得他的报价太低了。
一旦两个报价都拿到了桌面上,那么最终的合同价格就在两个报价之间。
假如京十姝的报价是,何曦的还价是,则最终价格一般为。
作为先开价者,京十姝那一方知道,最后能买到就很不错了,而且在专利价上还有得谈。
至于数量,在他们集团的背景中,政府大力倡导自动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机器人的需求只多不少。
所以3oo原本就是京十姝那一方的心仪数量,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各种比较之后仍然选择中决集团。
正如她所说的,在机器人的市场中,中决集团甚至分不到最大的蛋糕,在这样的前提下,京十姝他们除了看中数量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选择他们,数量本该是中决集团的优势。
只看对方的资料整理人员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集团所在国家的政策背景。
不然数量不会沦为筹码和谈判的条件。
何曦顿了一下,突然想到她并没有在整理出来的资料上看到过相关的政策背景,她有一半怀疑是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又有一半怀疑是根本就没有政策背景,但是现在她没有办法猜测,只能选择相信队友。
所以她转换了方式:“太低了,我们没有办法接受,这样,你方说一说你们能给出的最高价格,我们考虑能否达成一致。”
面对对方的说辞,她不能有力地反驳回去,因为对面说的全部在点子上,而且都是中决集团致命的弱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能尽量将中决集团的利益往上拉,保证价格高于。
她猜测,对方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会报价高于最开始的,而且数量会保持在3oo上下。
京十姝被逗笑了,她也确实不慌不忙地报出了的价格,并且强调她方愿意接受数量为3oo的条件。
最终在双方的拉扯下,还是定下了的价格,数量为3oo,不仅如此,中决集团还只收取了百分之四的专利费用,就这还是何曦磨破了嘴皮子的结果。
一般公认的专利费用为百分之五。
别看只有一个百分点,加在一起的利润少说有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