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接到圣旨,大感惊奇,依言摆上香案,立在下,静候止戈宣旨。
程处默、尉迟宝琳、柴哲威等人便在旁观。
只听圣旨上就一句话:“青雀孩儿,即刻随止戈进京,不得有误,钦此!”
这就是圣旨?没有皇帝诏曰,没有皇恩浩大之类的,怎么感觉和后世时听来的不像啊。
李泰便是有些呆愣当场,只听止戈说道:“请越王殿下接旨。”
旁观众人听了,却是明白,这是中旨,不经三省,直接由皇帝的,但内容却是有些怪异,不像圣旨,反倒像是家书。
见李泰有些呆愣着,众人有些着急,李崇义便在旁提醒:“青雀,先接旨。”
其他人在这种场合不方便说话,但他是宗室,又是李泰堂哥,有权利也有义务这么做。
李泰矍然惊醒,便接过圣旨,说道:“孩儿接旨。”
李泰接旨后,众人便是有些惊疑,不知道为何此时宣李泰进京。
李泰也是吃惊,随手递上一包茶叶给止戈,问道:“敢问内侍,为何父皇会宣我进京?”
止戈袍袖一笼,李泰手中的茶叶便不见了,轻声说道:“陛下说,明日是大朝会,你要参加。”
接着便不再说话。
李泰拍了拍额头,确实,大朝会是大唐最重要的朝会,一年只有两次,只是自己不在京中,从来没有参加过朝会。
但大朝会啊,估计和自己进献的曲辕犁有关,要不然李二也不会指定自己一个七岁,明日才八岁的小孩参加。
李泰只得收拾一番,带上一个箱子,和慎静、护卫们一起赶赴长安,程处默、尉迟宝琳等众人也随同前往。
次日,元旦。
天还没亮,经过一番繁琐的仪式后,大唐新一年的大朝会正式召开。
文武百官纷纷进入太极殿,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文官在左,李靖、李绩、程咬金等武官在右。
大朝会每年只有两次,分别在冬至和元旦召开,长安九品以上官员均须参加。
太极殿位置有限,不少官员站在殿外回廊冻得瑟瑟抖,
李泰昨日进京,没能休息,和李二细细相商后,便在宫中休息。
李二坐在太极殿上宣布,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启用“贞观”年号,在京大小官员均有赏赐。
接着,房玄龄这个文官之,尚书左仆射代表三省,作了一年工作总结,类似后世政府工作报告。
总的来说,大唐平稳快展,年中虽有突厥袭扰长安,但一战而下,缴获甚丰,不仅没有太多损耗,反而颉利兵败如山倒,给大唐留下了无数建设物资。
下半年政策转向民生,各地的水利开始兴修,耕马、耕牛、农具也开始配备,各地均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贞观元年到来,必将在英明的李二陛下英明领导下,取得新成绩,获取新胜利。
李泰在殿中听得昏昏欲睡,实在是昨日长途跋涉,到了后又和李二议事,晚上睡觉忽然换了个地方,也有点不习惯,早朝还是卯时,起的太早了啊。
李泰的站位前面是大哥李承乾,缩了缩身子,便躲在李承乾身后,实在有些太困了,在殿中打起了轻微的鼾声,房玄龄此时铿锵有力的声音也无法阻止他入睡。
李承乾无奈,双手袍服挥起,把李泰挡得严严实实,身为大哥还是要护着弟弟的,虽然不知道为何从不上朝的青雀今天也来上朝了。
大殿中三省高官说完后,一个个尚书接着说话,轮到工部尚书阎立德时,只听这位阎尚书此时精神抖擞,声若洪钟,说道:
“启禀陛下,陛下前日放置在我工部的曲辕犁,我工部有了研究结果,此犁在省力、转向、起砻方面效果良好,若能大规模推广,我大唐的耕种效率保守估计能提高两成。”
曲辕犁?提高两成?百官有些蒙,这个曲辕犁,李泰就送了一个,但李二亲自试验后,犹自不放心,给了工部,让工部给出意见。
实在是大唐此时以农为本,经不起折腾,要是没有经过验证,大规模推广成为灾难,大唐或许又要经历一场烽烟四起。
百官们不知,但李二却是有底的,因为他本人亲手操作过,只是不知具体能提升多少效率,工部今日给出的数据是至少两成,这便有了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李二坐在龙椅上,淡然说道:“阎尚书给百官解释一番罢,还有,把曲辕犁搬进殿来。”
阎立德看着曲辕犁搬进来后,便对百官说道:“此犁乃农耕利器啊,只是几个改动,便能提升如此效率,谋昏聩,恭为工部尚书,却也没想到如此设计啊。”
接着,指着曲辕犁讲解了一番,犁架、犁床、犁箭各个部位,如何使用方便等等都解说了一遍。
殿中群臣立时大哗,须知大唐以农为本,殿中至少半数官员是知农事的,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基本没有。
农耕提高两成的意义,他们都非常清楚,不论是世家官员还是寒门官员此时皆非常震惊。
但阎立德的后一句话却又掐灭他们的希望。
只听阎立德说道:“臣观此犁,犁箭部件尽显机巧,只是需要钢铁打造,越是精钢越好。”
这一部犁,工部测过,需钢铁二斤六两方能制成,以我大唐至少八百万户子民计算,便需两千万斤左右,加上一些使用损耗等,实际可能更多。”
这话一出,殿中顿时便是一片沉默,齐齐看向长孙无忌,目前大唐的钢铁四成出自长孙家,三成出自皇家,其他的便是各地自行挖掘冶炼,冶炼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相互间相差甚远。
长孙无忌看群臣都看向他,也是有些蒙,兵部经费缩减,钢铁用度便要下降,转向民间也是可以的,但没想到用在这个曲辕犁上啊,这个要量太大了,根本不可能供应的上。
的确,后世随便一个炼钢厂产量都是以数百万吨计,但大唐此时受冶炼水平限制,产量都是以斤论的。
长孙和皇家一年能产个上千万斤就是极限了啊,基本还要供应兵部,否则兵部那些将军们闹腾起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毕竟现在大唐周边还是狼环虎伺,能把兵部费用降下一成,已是极限,要是把用钢也下降了,大唐的安全还要不要了,还要再次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