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东京皇城
鸿庆宫,本是太祖赵匡胤在南京应天府为赵宋所建的一所宗庙。后来,仁宗赵祯登基,为平日烧香祭拜,就在皇城东北角令工匠修建了一座规制类似的宫殿,同样以鸿庆宫为名。
自朝廷决定出兵夏州凉州两地,官家赵祯就时常独自来这里,向祖宗牌位祷告,以祈祷战事顺利。
这天,他在退朝之后,又再次来到了鸿庆宫,在吩咐了大太监陈忠诚在门外守候,他就独自进入宫殿。在上了三炷香后,赵祯就虔诚的跪在祖宗牌位前,双手合十低声祈祷。
“请各位先祖保佑,保佑我赵宋万年,保佑此一战能为我赵宋开疆拓土!”
说完,就向祖宗牌位磕了三个头。
这时,门外依稀有呼喊声,叫嚷声响起。
赵祯听在耳朵里,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只觉自己平时待人太过宽容了,导致一些人忘记了宫里的规矩。
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那个声音越来越大。
他刚要下令让门外守候的陈忠诚去处理,陈忠诚已经把宫门推开了一条缝。
“主子~,主子?”
赵祯并没有回头,只是没好气的说道:“何事?”
“主子,大喜事呢!听说前方传来捷报了!”陈忠诚的语气里,充满了喜悦之情。
“啥?”
赵祯转回头,难以置信的看向对方:“捷报送回来了?”
“是呢!老奴刚听小黄门送来的消息,说是夏州送来了捷报,诸位相公已经在宫门外等候召见了!”
“阿弥陀佛!祖宗保佑!”
赵祯双手合十,向祖宗牌位虔诚的磕了几个头。随即站起身,快步走出鸿庆宫。
“快!请诸位相公到文德殿议事!”
“是!”陈忠诚应了一声,就飞快的赶到皇城大门迎接相公们去了。
稍后,文德殿里,几位相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参见了官家,并把夏州送来的捷报呈了上去。
枢密使夏竦一脸喜意的禀报:“官家,征北将军陈尚从夏州来捷报,说带领我大宋七万将士,已经由七月十五当天……。”
夏竦先把捷报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又从袖筒里抽出一本奏章。
“臣这里还有一份枢密副使狄青亲笔书写的奏章,里面提到了攻占银州的全部过程,请官家御览。”
无论是捷报,还是呈上来的奏章。陈尚和狄青都巧妙的回避了炸药在其中挥的作用,甚至连曹宇婷廖翔等人的名字都没有提及,只说大宋将士在战场上表现的如何英勇无畏。
赵祯在浏览过后,基本了解了整个战事的展过程。当即抚掌大笑:“好!好啊!狄青果然不负所托,陈尚有勇有谋,不愧将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