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国皇帝看完奏疏,当即喜笑颜开。
兴奋的起身在地上踱来踱去。
太子见状,好奇极了,忍不住问道:“父皇,生了什么大喜事?”
“你自己看看。”
太子拿起奏疏,快看过几行,立刻红光满面。
“那些红竹教贼子,哈哈,这下谣言不攻自破了,天佑大启,连上天都做出指示,父皇本就是圣主明君。”
启国皇帝心花怒放。
他得位不正,一直是一个心结。
如今,文庙三日天虹。
向天下昭示,他是一个圣主明君。
心结终于可以解开了。
以往虽然杀了许多对他有批评的文人。
但依然有人,私下里对他有不好的议论。
文人最重视名正言顺,对文庙的启示简直奉若圭臬。
从此以后,他赵吉通在文人面前的腰杆,算是真正的直了。
……
杨家。
杨青易接到圣旨,并未感到意外。
他轻飘飘将圣旨扔到一边。
一旁的姜焕却是心中不安:“意安,赵吉通如此,你如何应对?”
“不必理会,先在家歇息几日,几日后,自会有其他安排。”
杨青易打个哈欠,将姜焕揽入怀中:“困了,再去补个觉。”
“别闹,现在圣旨已下,你抗旨不遵,赵吉通会不会找你麻烦。”
姜焕担忧道。
“并非抗旨不遵,只是晚些时日出而已,圣旨又没说今日离京。”杨青易将姜焕抱起,“你别瞎担心了,走,歇息片刻去。”
……
次日早朝时。
杨青易在家中睡的安稳。
皇宫大殿之中,一片喜色。
经过一日的传播,京师之中老幼妇孺,对文庙天虹一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京师之外,此消息也在快传播着。
启国皇帝对此事的传播,可谓不遗余力。
大殿众臣对启国皇帝一番吹捧之后,说到了正事。
接下来到西苑文庙祭祀之事。
“陛下,现下当务之急,是选一位文坛大儒。”
一位督察院老御史道。
去文庙祭祀,需要一位启国文坛大儒。
祭祀之时,大儒对启国皇帝歌功颂德。
这个人物,这个步骤,极为重要,决不能马虎。
启国皇帝微笑点头:“许卿以为,何人可以担此重任?”
许御史道:“老臣以为,陈若循最为合适。”
去文庙祭祀的大儒,先身份必须是天下读书人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