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统治者把黄老学说中的“无为而治”作为统治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展需要,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促进了道家思想的展,另一方面也为道家思想中迷信成分的扩大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到了汉代中期,董仲舒从阴阳家那里汲取营养,对儒家学说进行了丰富和改造,大大加重了儒学中的神学色彩。
汉代迷信神仙的思想从几任君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汉高祖刘邦曾说“吾甚重祠而敬祭”。
除了帝王们对天地、山川、祖先、鬼神的祭祀与崇拜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禁忌、相术、卜盆巫术等其他迷信活动也尤为盛行。
禁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禁制,建立在相信神灵和巫术观念基础上,具有明显的迷信色彩,在汉代无论大事小事都有禁忌。
相术是推测人的气数、命运的一种迷信,从汉代开始相术成为了一门有其独特理论体系的学问,同时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相术活动的人。
卜盆是自商周以来就大受重视的一种迷信活动,汉代也颇为盛行。
在16岁登基之前,汉武帝刘彻主要受两种思想影响较大:一种是黄老思想,另一种是儒家思想。黄老思想是汉初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主要就是轻徭薄赋,展生产,休养生息,不扰民劳民,在此基础上实行法治。
因此,无为而治和依法治国一直都是刘彻早期受到的思想教育。
关于儒家思想,刘彻主要得道于两位老师:一是太子太傅卫绾,二是太子太傅王臧。
卫绾一生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位曾至宰相却也一事无成。
王臧可谓是一帆风顺,刘彻即位后还升为郎中令,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并在武帝的支持下设立了儒家学堂。
可见武帝早期受到的儒家思想很深。
还有一件事对武帝的影响也很大,那就是之前被立为太子的栗妃之子刘荣被废,而自己却被立为太子,虽然这件事生时刘彻只有6岁,但是对于当时的他却印象深刻,此件事中自己的姑母长公主和母亲王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他对天命观产生了疑惑。
什么是天命?
到底有没有天命?
这时,一个人物的出现解答了汉武帝的疑问,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武帝的思想,这个人就是董仲舒。
董仲舒肯定了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掌管着世间的一切事物,天能造万物,星辰日月、冰霜雪花都是天所创造的,所以说天是有意志的,天人相符。
董仲舒解释了什么是天命,认为一切都是上天安排的,天下百姓都得顺从天意,天下之人都得顺从皇帝。
他的解释从理论上将武帝长期的疑惑解开了,天命观为武帝实施大一统、征服天下的理论基础。
历代的天命观都把皇帝看成上帝的儿子,是与凡人不同的圣人。
在刘彻看来,帝王不仅是统治天的主宰,也能同上帝一样与天同寿、长生不死,自己也可以回到天庭中去。
他的广求神仙、欲学黄帝、封禅巡行、亲寻蓬莱,甚至更为疯狂的求仙举动与滥杀人才与这一思想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为了找到海上的神仙,汉武帝派千万人乘船浮海。
元封元年的一次封禅,车驾“周行万八千里”,所用的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所经过的郡国都要修桥修道,修缮宫殿,每次宴饮酒池肉林。
武帝自己修了一座行宫,并且命令诸侯王自己建造王邸。
为了迎候仙人,武帝下令广造亭台楼阁,破坏了农业经济。
元光三年,黄河决口,洪水向东南侵袭巨野,有十六郡受灾,武帝派人堵塞决口,但是又被洪水冲开。
大臣们纷纷向武帝建议:“江河的决口这是上天的事情不能够通过人的力量强行得堵塞,这样是不会顺应天意的。”
汉武帝又征求了很多方士的意见,于是决定不再堵塞决口,任其自生自灭。
汉武帝的求仙,公孙卿起了最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元封二年,公孙卿又向54岁的汉武帝表了一通议论:仙人是能够见到的,但是皇上您来去太匆忙,所以没能见到。
接着公孙卿第一次提出了仙人都喜欢居住在高楼上。
于是汉武帝在长安建造了甘泉宫,后来又在甘泉建造了更大的通天台。
武帝准备了仙人所用的房屋用具,时刻等待着仙人的降临,还命人扩建建章宫。
建章宫是完全可以和秦始皇阿房宫比肩的一大宫殿建筑群,亭台楼阁十分雄伟,尤其是建章宫里的“井榦楼”高5o余丈,与其他楼观皆车道相属。
虽然说汉武帝的大兴土木无疑是劳民伤财的举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中国的古建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这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这无不展示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当时我们强大的国家实力。
汉武帝的求仙对当时的科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武帝的求仙心理使得方士有了可乘之机,想骗得汉武帝的信任就必须掌握所谓的科学知识。
如当时的方士栾大有让棋子互相击打的本事和能看出铜镜年代的本事,少翁能让武帝与死去的王夫人隔着帷幔相见。
公孙卿掌握了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观察天象,来骗取汉武帝相信巧遇仙人。
在当时,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骗术层出不穷,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武帝的求仙心理,另一方面也间接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展。
一方面,武帝的神仙思想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方士集团。
方士不劳而食,专门以迷信活动为自己的能事,是西汉社会的一个大毒瘤,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
在方士的推动下,神仙思想不断展,到王莽时已经出现了谶纬、灾异说。
愚昧的人们接受神仙思想,并且代代相传,受其害而不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