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建武二十一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
鉴于王莽的教训,光武帝,一改汉武帝以来对少数民族的征服和王莽的大民族主义,从休养生息的总方针出,确定了自己的一套民族政策,从而为东汉王朝经济的恢复和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比如实行“逸政“安边,不妄开战端;着眼于合作展,实施扶持政策;试行“以边制边“,采取“自治“政策等。
从主流上看,光武帝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的政策,属于以德治边。
这些政策成功地缓和了民族矛盾,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
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帝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乐此不疲。
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展。
范升,东汉山西代县人。他是东汉初年较为著名的经学家。范升幼年时丧失父母,生长于外祖父家中。
范升的青年时期,正处于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宁的时期。
其时,青徐一带的农民起义已经展蔓延,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即将爆。
但王莽政权还在力图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大批征兵力,攻打周边少数民族。
另一方面,为了标榜自己的贤明,还在不断笼络文人学士。
故此时范升被王莽政权的大司空王邑征用,引为汉曹史,辅佐王邑制定政策。
范升很了解全国的局势,曾专门写了一份意见书,指出当时的危险不只来自外族,而主要来自国内。
他指出,当时全国的形势已是田地荒芜,粮价腾跃,吏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反抗的烈火已经燃烧起来了。
他奉劝王莽政权迅改弦更张,并以十分急切的心情,表示要亲自见到王莽,陈述自己的意见。
但利令智昏的王莽政权非但不能采纳他的意见,反而认为他在危言耸听,遂把他送上巡视地方的车子,将他送到上党,说是让他到那里巡视。
其时,刘秀的起义军已经占领上党,范升遂留在了起义军中。
因为范升枉当时有一定的学术声望,而且颇懂政治,所以东汉建立以后设立经学博士时,他与粱恭等人被刘秀立为《易经》博士。
他很谦虚,认为自己比粱恭年轻,又不比粱恭经学深明,曾上疏要求更换他人。
刘秀因此更看重他,多次下诏引见,“每有大议,辄见访问。“
自西汉以来,一些懦生就以讲经为名,把自然界出现的一些怪异现象与人事的安危祸福联系起来,用经学的条文加以解释论证,后人有称这种懦术为“天人之学“的。
这种风气,在齐地尤盛。特别是对于《易经》的讲究,更把它当作占卜未来吉凶安危以及重大政治变动的卦书来看待。
刘秀建立后汉后,不少儒生就大言吹嘘,说这是他们早已予料和推断出的事情。
刘秀虽然不信这种胡说,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很推崇这种君权神授的现点,所以,到东汉时期谶纬之学更盛行起来。
刘秀还企图把一些专门研究“天人之变“的易学以及与此有关的其它经学抬高到至尊的地位,在中央为之设立博士员位。
范升毕竟是一位儒生,他大概明于辨事,而不熟悉实际。
汉明帝永平年间,他曾出任聊城县县令,很快就被免职。
不久,死在家中。但在中国儒学展史和政治思想史上,他还有一定的地位。
从范升的这些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绝非死啃经书、食古不化的书生,而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相当敏锐的政治见识。
他善于观察分析形势,也有足够的应对之策,这是他能够受到刘秀的重视和礼遇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从汉武帝把儒学抬到独尊的地位以后,儒家学说就成为一种统治思想。
这种思想,以讲求忠孝仁义为本,以孔夫子的传教为经,在统治阶级中逐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背离了这些经训,那就会使封建统治的秩序生混乱,政治思想的统治就会动摇。
从西汉后期以来,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们十分重视经学的本源和师传,不使异端学说混杂。
邓禹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刘秀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刘秀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
数年后回家。
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
后来听说刘秀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刘秀到邺县。
刘秀见到邓禹很喜欢,对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
邓禹说:“不愿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