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第三位皇帝刘炟,通过继承皇位和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东汉达到巅峰状态。他在位期间,通过减免田赋、开仓放赈、打击地主等措施,关注民生,保持了宽容温和的政治状态。他还注重选拔官吏,展文学艺术,成为了一代明君。
他所领导国家的政策轨迹,犹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满着宽容、改革与复杂性。
他的治国之道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国家带来了繁荣与安宁,但也为不久的将来,埋下了一些隐患。
刘炟不仅为政仁德,而且对亲情也很注重,因而史书上评价他“上性宽仁,笃于亲亲”。
他不仅对抚养自己的马皇后十分的孝顺,而且对宗室王侯也十分宽厚。
在过去建武、永平五十多年中,光武帝和明帝都对诸侯王采取了抑制措施。
诸侯王不许滞留京都,不得交结宾客,更不能结党营私。
明帝更是对自己的亲兄弟们残酷的打压,被当时的大臣钟离指责为“骨肉相残,毒害弥深”,甚至说他“感逆和气,以致天灾”。
为了弥补前两位帝王的过失,章帝尽量维护皇室宗亲的利益。
为此,刘炟大大的提高了诸王的待遇,不仅每年食俸提高了四倍,而且更是容许诸王受封后留在京城。
这些做法缓和了王室的矛盾,但却为东汉王朝的统治埋下了隐患。
章帝为人宽厚仁善,待人以诚,但他玩玩没想到这种性格会给王朝带来灾难。俗话说,祸患常积于忽微。
东汉王朝的外戚之祸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章帝对宗室诸王的宽仁,并没有使王室宗族感恩戴德。
他们得到优待后,并未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贪婪放纵。
如乐成王刘党、济南王刘康、琅玡王刘京等都比以前更加有恃无恐,奢侈腐化。
刘炟最大的错误还不是放纵诸王,而是纵容外戚,这就导致外戚侵入国家政权,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祸,鉴于王莽篡权的深刻教训,光武帝和明帝都对外戚严加防范。
刘秀甚至立下规矩:“外戚不得封侯当政。”而刘炟却未把这规矩放在心上。
刘炟对养母马太后十分尊重。他一即位,就开始在朝中重用马太后的家人。他册封马太后的三个兄弟马廖、马防和马光为侯。
幸亏马太后一贯贤德,知道此举危害颇深,坚决反对,马氏兄弟才没有得势。
4年后,马太后去世,旁人的话刘炟根本听不进去。
于是,窦皇后一家就侵入了朝堂。
马太后去世的第二年,刘炟册封了已故大司马窦融的曾孙女为皇后,外戚窦家的势力很快就展起来了。
窦皇后十分貌美,刘炟对她很是宠爱,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而刘炟后宫妃嫔不少,妃子们为了争宠也暗暗争斗。
窦皇后虽然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却没有生下儿子;而后宫宋贵人却生有一子叫刘庆,被册立为皇太子;
而另有梁贵人也生下一子叫刘肇。
窦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耍起了后宫最常用的手段。
她买通宫女,诬告宋贵人用蛊毒诅咒皇上;她又将年幼的刘肇据为己有。
刘炟对窦皇后的话深信不疑,很快就下诏废黜了宋贵人和太子刘庆,册立刘肇为太子。
窦皇后的势力越来越大,不到几年,朝中权贵都出于窦氏。
窦皇后的哥哥窦宪,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权倾朝野,骄横跋扈,连皇族也不放在眼里。
刘炟也知道窦宪的恶行,可他性格宽和,优柔寡断,就是不愿用铁腕政治。
窦宪曾用低价强买沁水公主的田地。
一次,刘炟带着窦宪出游,故意来到沁水公主的封地,并问窦宪这里的土地现在归谁所有。
窦宪见罪行败露,以为大祸临头,吓得叩头请罪。
没想到刘炟只是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并未降罪于他。
所以,后来窦氏一族虽有所收敛,却仍然狂妄。
刘炟对外戚的过度纵容,以致养痈遗患,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为后来外戚专权,威胁东汉王朝的统治埋下了祸根。
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展。
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
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章帝还两度派班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
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