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朝四百余年 > 第陆部 帝国飘摇 第19章 最后的摊牌(第4页)

第陆部 帝国飘摇 第19章 最后的摊牌(第4页)

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

为了稳定政局,消除混乱,王允和朝中其他忠臣良将一道出谋划策,重新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迎立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欲望。

他废旧立新,毒杀太后,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

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

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

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

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

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

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

王允虽然表面上多有曲迎董卓之意,但在有些涉及原则、正义问题上,他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杨勋是当时朝廷的正义之土,自从董卓乱政以来,杨勋不畏强暴,一直与他进行尖锐的斗争。

他曾与左将军皇甫嵩一起密谋诛杀董卓,后因皇甫嵩升迁,杨勋势力弱小,只得作罢。

一次,董卓问王允:“不知谁最适合担任司隶校尉?“

王允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只有杨勋最合条件。“

虽然明知董卓与杨勋之间矛盾很深,但是,出于正义,王允毅然推举了杨勋。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

王允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

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等人极力向皇上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

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掌握一定的地方势力,并且命令他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实则为多路夹击董卓作准备。

士孙瑞的行动引起了董卓的怀疑,他决定把士孙瑞留在都城。

王允听说后,便顺从董卓的意思,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为最后反击董卓作准备。

初平二年,董卓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王允想拒绝,士孙瑞对他说:“在大事没成功之前,不能有丝毫破绽,您与董卓加官进爵,朝廷百官都瞻仰您的崇高品节,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因意气而误了大事啁!“

王允一听有道理,便受命听封。

初平三年春天,天下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

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借登台祭祀乞神降雨之机,紧急商议谋杀董卓的行动方案。

士孙瑞严肃地对他们说:自从去年岁末以来,太阳阴晦不照,淫雨连绵不断,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应该有个尽头。

现在我们时机已基本成熟,如果不把握天机,先制人,恐怕以后后患无穷啊!

请你们认真考虑考虑。

王允很赞同士孙瑞的意见,决定伺机尽早行动,以图董卓。

可是,董卓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力大无比,凶残毒辣,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一旦失手,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王允提议,可以安插内应,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

王允获悉董卓与他的心腹吕布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便秘密召见吕布。

正好吕布也有反董卓之意。

于是,王允便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全部告诉吕布,并委他作内应。

起初,吕布碍于自己是董卓的义子,不便在内部亲自下手。

王允对吕布说:“你姓吕,奸贼姓董,父子只是名义上的,并非骨肉亲情,况且董卓现在已是众叛亲离,你难道还认贼作父吗?你当他为父亲,平时他待你是儿子吗?“

吕布与董卓爱妾私通,怕董卓现报复,于是便答应下来。

这年四月,正当王允等人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正逢天子大病初愈。

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

事前,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

当董卓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侧门外时,立即遭到潜伏在门后的李肃等人的突然袭击。

董卓急呼吕布,吕布手捧圣旨,大呼:“奉旨杀贼!“

董卓在绝望中被吕布所杀,并且株连三族。

董卓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欢腾。董卓祸国殃民的行径,激起了天下人们的极度痛恨,铲除董卓,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而且合乎天下民心。

它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谋杀董卓一名国奸臣,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