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103章 大唐第一份报纸(第2页)

第103章 大唐第一份报纸(第2页)

“是的。写在纸上,还要流传出去。”李亨说道。

“父王,这玩意儿还不如去茶楼酒肆听传奇来得痛快。”李俶说道。

李俶说的是事实。

要说这长安城中哪里的消息最灵通,传播速度最快,自然是那些茶楼酒肆。

这些茶楼酒肆的掌柜们都是八面玲珑、深谙经营之道的行家。为了吸引三教九流各色客人,他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不惜痛下血本,在搜集消息上大做文章。

消息就是商机,八卦就是客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于是,上至朝堂官员的任免,下至贩夫走卒的日常,无不在这茶楼酒肆中流传。

哪位官员凭借功勋卓著或巧言令色而荣升要职,哪位因触怒龙颜或卷入权力争斗而惨遭贬谪,哪位新锐崭露头角,哪位老臣黯然失势,这些话题都会在第一时间成为茶楼酒肆间众人交头接耳的热议话题。

谈起皇室宗亲的秘闻,众人更是津津乐道。皇子间的明争暗斗,公主们的爱恨情仇,后妃们的争奇斗妍,乃至皇帝的喜好习性,经众人之口添油加醋,在茶楼酒肆传播最广,也最为大众喜欢。

此外,老百姓也喜欢市井商贾们的传奇经历。哪位富商凭借独到眼光觅得新的商机而一夜暴富,哪家商号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何处有奇珍异宝现世引得各方豪强竞相争夺,这些茶余饭后的新鲜事儿,都成了人们消遣时光、畅论天下的谈资。

谁家的消息最真,谁家的消息最快,谁家的消息最有趣,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一个排行榜。

若要打探消息,只须看看这排行榜,往相应的茶楼酒肆一座,就可以听个八九不离十。

若是打听冷门消息,那也有办法,无非就是掏钱买信息。这些掌柜们都有特殊渠道,各色消息也都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经李俶这么一介绍,李亨立马就明白了。

他问道:“这些茶楼酒肆中流传的消息,如何验证真伪呢?”

李俶三人都摇了摇头。

“本宫之所以要办一张报纸,就是为了发布真消息,是经本宫确认的官方消息。”李亨说道,“这样,坊间流传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三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们此前从来没有想过。

“本宫想好了,这报纸就叫《唐风》,意为大唐之风采。”李亨眉飞色舞地说道,“大郎,本宫就以你为总办,以裴相为协办,以杜侍御为承办。”

三人各自领命。

“这报纸,十天出一期,一期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时政要闻。包括重要的诏令、制令、教令,都可以刊载出来,让大唐百姓能够了解国家的政策动向,这些不能只有官府知道。三省六部九寺以及各州郡重要官员的任免,比如裴相出任中书令,一定要在首期报纸中体现出来。

第二部分,就是战况通报,让民众及时了解我大唐对抗叛军的最新进展。哪些人作战英勇,哪些人为国捐躯,都要在报纸上体现出来。

第三部分,就是民生资讯,一些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东西,比如日常用品的价格,或者新到商品的信息,可以引导老百姓到哪里去买,买什么最划算。

第四部分,就是文化推广,比如,发一些诗歌之类的。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歌不是很受欢迎吗?

一有新诗新作,立马刊登在上面,这不比口口相传或者抄写方便多了吗?”

杜甫听了之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忙拱手道:“殿下此策甚善。如此一来,我大唐之风就能迅速吹遍九州万域。”

李俶微微思索片刻,问道:“父王,这报纸一期印刷多少?是免费相送?还是收钱售卖?”

“一期印三千份,如何?”李亨说道,“先不收钱,只在东西市门口免费发放。

待大家都养成看报纸的习惯,再适当收取一些印刷费。”

“那这笔费用怎么办?”裴冕问道。

“先在太府寺列账吧。”李亨说道。

众人领命而去。他们纷纷忖道,这个太子不寻常,想一出是一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