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一决定的宣布,殿内气氛骤然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陛下的手腕是多么的硬了。
……几天之后,阳光洒满襄阳城的大校场,秦羽的身影在一阵阵欢呼声中显得格外挺拔。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习武演习中,他特意安排了一场特别展示,让他的孩子秦煦和秦漪上场。
观众中不乏高官大臣,皆因这次演习有皇室子女参与而充满期待。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秦煦率先出场。
他身披轻甲,脸上透着专注和自信。
他手中的长剑如流水般舞动,霎时引来满堂喝彩。
秦羽稳坐在观礼席上,眼神中透着欣慰与自豪。
“这小子,比我小时候更有出息啊。”
他侧过脸,低声对身旁的李怀安说道。
“殿下聪慧过人,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
李怀安微微笑道,眼中带着赞赏。
紧接着,年幼的秦漪手持一把短剑,虽显稚嫩,却毫不怯场。
她轻盈灵活的身姿,小小年纪却透出一股英气,令观众目不转睛。
“小公主也不简单啊!”
徐健低声感叹。
“可不是,这就是吾王家的孩子们。”
刘将军拍着手,满脸的不可思议。
几日后的朝会上。
殿中,大臣们按次序列立,有条不紊。
秦羽坐在正位。
他微微抬手示意:“诸位,今日有什么议题,尽管直言。”
计健先走上前,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即使在盛夏,也总是穿着整齐的朝服。
他从容不迫地行礼后,直接切入主题:“陛下,最近北边有传闻说胡人骚动,边境需要加强防守,臣建议调拨部分军队支援边境。”
秦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的关切,“计大人说得有理,边境安危确实不容忽视,这次的骚动,大概多久能平息?”
计健目光一凛,“若能以雷霆手段提前震慑,想必很快能平复。”
“好,这事交给徐将军处理。”
秦羽果断地做出指示。
徐健一听,昂步前,声音洪亮,“末将定不负圣望!”
此时,国舅爷糜文景突然出列。
他一贯寡言少语,如今却破天荒地谏言,引得文武百官纷纷侧目。
“陛下,臣有一事请讲。”
糜文景躬身行礼,声音不大,却字字有力。
“国舅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秦羽示意。
“天下虽安,然边陲仍多隐患。陛下今日雄才大略,当未雨绸缪,以长治久安为念,不应只依赖武力压制,更需提振民心,完善律令。”
秦羽听罢,若有所思地点头,心中暗赞糜文景竟能有此远见,“国舅之言,正中朕心。”
顿时,殿中开始有了低声讨论的声音。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