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议事的气氛渐入尾声,这时候,秦羽伸手接过李怀安递上的一封密函,眉目轻颤。
看完之后,他神情略有变化。
徐健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丝异样。
就在此时,秦羽缓缓开口,语气平稳地说道:“徐健,你跟我来。”
两人一同走出大殿,穿过曲折回廊,来到秦羽的御书房。
房门紧闭,只有他们两人在内。
秦羽将那封信笺轻轻摊开在桌上,半晌未语,徐健不由自主地暗暗猜测其内容。
秦羽抬起头,“徐健,宫中的事情你或许已经听闻一些,但这次的混乱,来得有些不同寻常。”
徐健一怔,他知道在秦羽面前不能隐瞒,于是坦言道:“陛下,臣只知道近日后宫似乎不太平静,但具体情况还不甚了解。”
秦羽微微颔,压低了声音说道:“事情非我主动而起,是墨妃最近情绪不宁。”
话未说完,已见徐健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这错综复杂的心绪不是因秦羽的愤怒而起,而是因妃子墨瑶心境波动,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徐健欲言又止,秦羽却已看透其心思,笑道:“并非什么大事,只是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安抚。”
“她向来乖巧,这次不过偶然,不必惊讶。”
“陛下英明自能化解,只是为何如此急召臣前来?”
徐健小心翼翼地问。
秦羽轻拍桌面:“我需要你立即派人调查此事始末,将各类流言截住,并把影响压到最低。”
“宫中事,关乎国体,尤其在目前边陲尚未安定之时,绝不能让这些小事扰乱军心民意。”
这一番话,不仅交待了徐健的任务,更重申了秦羽对内外持续稳定的坚定决心。
徐健肃然起身:“臣明白,一定不负所托。”
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秦羽端坐在御书房的长桌边,手中捧着一本古籍,阳光透过雕花窗格洒在他身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过了一会儿,窗外传来脚步声,几声轻敲,随着门被推开,几位朝中重臣陆续步入室内,其中包括李怀安、项绪、萧贺,以及徐健。
“诸位,”
秦羽凝视着每个人的脸庞,“今日与各位商讨的问题关乎大秦的未来。如何提升我们的生产力以彻底改变现状?”
李怀安轻捋胡须:“陛下,不知您具体有何规划?是继续扩张人口,还是另辟蹊径?”
“李先生所言极是。”
秦羽笑着点头,“单靠人口增加固然有效,但绝非长久之计。我认为协作同样可以增强生产力。”
“协作?”
项绪抬起头,眉头微皱,“陛下可否详解?”
秦羽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古籍放下。
“譬如夫妻合力,能极大提升家庭经济,知道‘合力共赢’的理念吧。”
“每个地方都可以尝试通过合作来提高生产力。”
“陛下所言极具深意。”
萧贺若有所思地说道,“在下以为,可以通过村落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补。”
“正是如此,”
秦羽赞许地回答道。
“而我们可以挑选出一些试点地区,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模式,增强地方生产力。”
徐健此时言:“陛下,如此一来,或许也能缓解边陲之地的动乱,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共赢的局面中。”
秦羽点头:“各位,当前我们的努力不仅在朝堂之中,更深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