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心中不能有丝毫其他事物的干扰,持续三刻钟之后方可停止。
稍作调整后,再次闭上眼睛,深深吸气并向内审视自己身体内部。
此时可以感觉到体内的经络随着气息的流动而游动,就像灵动的鱼儿一样,按照周身大周天的路线循环运行。
当完成四十九次这样的循环后,呼吸逐渐恢复到最初的平稳状态。
经过一番调整后,继续闭眼修炼,双手放置于丹田位置,感受着那股柔和的气息涌动。
深深地吸气时,双手随之抬起;长长地呼气时,双手则慢慢回归原位。
每一刻钟重复这个动作,循环不止。
等到一刻钟过去后,千万不要停下,而是要让身形如同八卦图般灵活转动,左右来回反复移动。
就这样持续十个呼吸的时间,最后将气息全部归入丹田之处。
顿了顿,又继续开口说道:“筑基口诀则是:丹田气足,督任并行。防危虑险,依脉运行周天褥环,畅通身融,气归丹田,功成法明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督脉三关(尾间、央普、玉枕)入泥丸,盟任脉陶中丹出,内算至下丹田。
如此周天循环不已,脉路畅通。”
“顾名思义,练气口诀的第一部分则指的是:“心如止水,万念皆空”
:这是强调修炼前的心境准备。
让内心平静如水,摒弃杂念,使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高度的专注和宁静,为后续的炼气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深吸一气,三呼而吐,短吸一气长呼而出,循环往复”
:描述的是呼吸方式。
深吸气后分三次呼出,或者短吸长呼,并且不断地重复这种呼吸节奏,通过调节呼吸来引导气息在体内的运行,使修炼者能够集中注意力感受气息,同时也是一种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的方式。
“心无他物,三刻而止,依复如初。
调整一二”
:要求修炼者在进行呼吸循环时,保持专注,持续一段时间(三刻,在中国古代计时里是一段时间概念),然后恢复正常状态稍作调整。”
“第二部分则是,闭目而入,深吸一气,内视其中,经络游走,随气而动,周天循环,长吐而出,四九过后,恢复如初”
:“闭目而入”
是再次进入修炼状态。
深吸气后,尝试“内视”
,这是一种传统道家修炼中的内观方法,想象自己看到体内的情况,让气息随着经络(中医概念里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游走,进行一个周天(小周天通常是任督二脉循环)循环后,长长地呼气。
“四九过后”
可能是指经过多次(四九三十六次)这样的循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三部分就是,“调整一二,闭目而入,手置丹田,稣气而动,深吸手抬长吐手归,一刻而止,循环往复,一刻过后,切勿止步形如八卦,左右反复,十息过后,归丹田处”
:调整后重新进入状态,将手放在丹田位置(一般认为是人体下腹部的一个重要穴位区域),随着气息的吸入抬起手,随着长呼气放下手,持续一段时间(一刻),并且不断循环。
过了一刻后,双手动作如同八卦图的循环一样左右反复进行,经过十次呼吸后,将气息归聚到丹田。
这就是有关练气的,筑基的大致则是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丹田气足,督任并行”
:当丹田处积累的气息充足后,开始引导气息沿着督脉和任脉同时运行。
督脉和任脉是中医和道家修炼理论中人体很重要的经络,督脉主一身之阳,任脉主一身之阴,两者的并行循环被认为对身体健康和修炼提升很关键。
“防危虑险,依脉运行”
:在气息沿着经络运行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注意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严格按照经络的路线来引导气息运行。
第二部分则是-“周天褥环,畅通身融,气归丹田,功成法明”
:让气息在小周天(任督二脉循环)中反复循环,使身体的经络畅通,达到一种身心融合的状态,最后将气息回归到丹田,此时就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修炼,对修炼的方法也有更清楚的理解。
“当丹田之气充足之时,意运此气过督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入泥丸,盟任脉膻中丹出,内算至下丹田。
如此周天循环不已,脉路畅通”
:这是更详细地描述小周天循环。
当丹田气足够的时候,用意识引导气息通过督脉上的关键三个关卡(尾闾在脊柱底部附近,夹脊在后背中部,玉枕在脑后),进入泥丸(一般指头部的上丹田区域),然后经过任脉从膻中(胸部中央)再回到下丹田,像这样不断循环,保证经络畅通无阻。
喜欢玩转宇宙之我是宇宙掌控者请大家收藏:(aiquwx)玩转宇宙之我是宇宙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