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时说:“其实,那些学生的说法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就比如最初的那个问题,关于要求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的事。”
巴特勒不由得沉思,
良久,他说:“之前我也考虑过,与其要求双学位的比率,不如直接不设本科段,新闻学院只招收硕士研究生。”
正如之前所讨论的那样,
新闻学专业课——
怎么写稿、怎么采访、怎么设计……
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并不需要四年时间去学习,两年便绰绰有余了。
所以,四年本科想要塞满学分,就必须搭配意义不大的课程。
也正因如此,很多学校直接不招本科生了,
其中就包括国内的清华。
6时摊手,
“巴特勒校长,你知道这很难推行。因为如此改革,不只是新闻学院,很多专业都要遭殃。就比如商学院,必然大量教授站出来反对。”
巴特勒瞄了眼6时,
“6教授,你果然很懂嘛~”
两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四年本科变两年研究生,很多原先用来给本科生赚学分的课程必然面临改造升级,用来适应研究生,
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授的能力跟不上,会被淘汰掉,
他们怎么可能不反对?
这世上,真正为学生想的人少,为自己想的人多。
巴特勒说:“所以,我们还是得退而求其次。为了真正地向国家输送人才,同时证明哥大的实力,我决定了,让更多的学院‘松进严出’,提高毕业生的双学位比率。”
6时竖起大拇指,
“校长,你可真猛啊。不怕被学生骂吗?”
巴特勒无所谓,
“校长本就不是为了背锅被骂而存在的吗?再说了,人家要骂肯定也是骂你啊。是你在新闻学院起的好头嘛~”
6时无语,
“……”
没想到对方还能这么搞。
就这样,在2o世纪初之后,哥大成为了全美对本科生双学位要求最为严苛的学校。
而神奇的是,学生们并没有骂6时,
因为他们已经彻底麻木了,
教材是6时编的;
奖学金是6时的;
校董席位由6时把控;
毕业之后的工作分配依靠6时的《镜报》;
……
左一个6时、右一个6时,
已经被彻底包围,换谁来当学生都得麻。
所以,学生们决定改变策略,转骂为拜,将“学位之神”6时的画像或照片随身携带,放入钱夹、笔盒、鞋底,权作避邪之物。
有那么一段时间,6时的画像和照片在全美脱销,
更离谱的是,此种辟邪方式在男生群体中比在女生群体中更受欢迎,
不知道的,还以为美利坚全员南桐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