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 粉饰太平 第25章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第3页)

第伍部 粉饰太平 第25章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第3页)

张衡同志明了地动仪,华佗先生明了麻沸散。

总结来说,东汉时期的科学展很有看头,但并不完全够用。

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可以说是和刘炟同志的少年时代一样,一片空白。

皇帝召集大臣连夜开会,商讨如何治荒。

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得出一条结论:灾荒和神灵怒有关,而神灵之所以怒,是因为世间阴阳失调。

这个结果着实有些搞笑,很明显,大臣们一问三不知,只能糊弄皇帝,而糊弄皇帝的方式也很简单,既然不知道,那就往封建迷信上推。

皇帝若有所思,抛出了新的疑问。

那造成阴阳失调的原因在于什么呢?

看来皇帝不是特别好糊弄,皇帝要一个具体答案。

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司徒鲍昱站了出来。

这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跪在皇帝面前,娓娓道来:先皇刘庄,也就是你的父亲,是咱们两汉历史上的著名的法制专业户。

前两年楚王刘英犯罪,可把你爹给气坏了,刘英亲戚朋友也多。

先皇天天出去抓人,有时候一天能抓好几百人。

这些人有的罪大恶极,但有的只不过是从犯。

更有甚者,其实是被无辜牵连的,你父亲不讲情面,把这些人全都处死了,这些人死了之后成了孤魂野鬼,不得安息,所以搞的天地间阴阳失调。

一段话说得有模有样,逻辑缜密,理论扎实,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纯属是胡说八道。

可皇帝听完,却深信不疑,再次问:既然如此,要如何解决呢?

皇帝问完之后,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这位聪慧的帝王明白大臣们的用心良苦,对皇帝本人来说,父亲刘庄的做法同样让自己很难评价。

一方面,国无法不立,刘庄是一个执法非常严格的帝王。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高级将领还是皇亲国戚,只要触犯法律,等待的就是刘庄同志的法网恢恢。

轻则开除免职,中则配流放,重则当即处死。

对刘庄来说,整个帝王的繁荣和展,必须依靠强而有力的法律制度来支撑。

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这样的皇帝不多。

但在这样威严的法律之下,会不会有冤假错案?

会不会有无辜牵连的人?

会不会给民众造成恐慌,会不会阻碍社会展的进步?

而由皇帝本人贯彻执行的法律,又是否是合理的呢?

当然,封建帝制时代,没有人敢对皇帝出这样的质疑。

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不可冒犯的,能对皇帝提出质疑的,只有皇帝本人。

现在,汉章帝刘炟出了对父亲汉明帝刘庄的疑问,也出了对自己的疑问。

这个疑问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证明,刘炟同志是个好皇帝。

他吸取了父亲在法律制度上过分严苛的经验和教训,搞起了政宽刑疏的政策。

如果说他的父亲汉明帝刘庄的执政风格像巍峨的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那么汉章帝刘炟的执政风格就像和煦的阳光,无时不刻都能给你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各地的饥荒有没有因为皇帝执政风格的改变而减轻,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知道的一个信息是,刘炟是一个温和的人。

前脚处理完饥荒,后脚西域就出事儿了。

大家知道,两汉时期是很混乱的,从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开始,各路势力你来我往,在中原大地上就算是打开花了。

国内打架,西域人民可就不服天朝管了,纷纷脱离汉朝的控制。

到明帝刘庄即位时,曾经安排过大臣班出使西域,重新和西域人民联络感情,使西域各地臣服,并且在当地建立了指挥中心。

远通西域,各部臣服,这事儿看起来就算是解决了。

但等到章帝刘炟当了皇帝,西域的焉耆、龟兹、车师三个小国决定不再跟着东汉混了。

小国家有大梦想,他们也不想一辈子窝在沙漠里吃沙子。

于是,三个小国联合匈奴人,打算攻打西域都护府,给东汉政府点颜色瞧瞧。

老规矩,国家有问题,皇帝又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群臣再次交头接耳,这次的商议倒是很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