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深度文学网>汉朝四百余年 > 第伍部 粉饰太平 第25章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第4页)

第伍部 粉饰太平 第25章 学好千般艺献给帝王家(第4页)

本着前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军事方式,大臣建议皇帝,不用惯着他们,不服就打。

很快,皇帝派兵西上,迅平定了叛乱。

现在,民生问题也解决了,军事问题也解决了,皇帝终于有时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了。

值得表扬的是,这位心性温良,善于纳谏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爱好。

他不沉迷女色,也不爱穷奢极欲,更加没有什么奇怪的小癖好。

皇帝的业余时间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书法。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位皇帝的书法不是随便练练,而是专业级别的。

刘炟同志,是一个书法大家。

他的书法自成一脉,笔法苍劲,笔势雄浑,世人称之为“章草”。

而“章草”,就是中国草书的前身。

而东汉,就宛如皇帝笔下苍劲有力的书法,正式开启了他的盛世。

这位皇帝一生勤政,颇有作为,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十分优秀的帝王。

同样,和他的父亲一样,刘炟同志,很没有名气。

前有秦皇汉武,后有曹刘孙三家,前有西汉雄图,后有三国乱世。

人们一提到东汉,往往都是东汉末年。

但其实,像明帝和章帝这样的优秀帝王实在不该被埋没。

他们的故事也许没有那些古往今来的帝王精彩,他们的人生也许没有那些一生跌宕的皇帝传奇,但他们无疑才是,最可爱的人。

爱人民,爱国家,这就是可爱的人。

而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

刘炟生于建武中元二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母为贾贵人。

永平三年二月十九日,刘炟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三岁。

刘炟年少宽容,爱好儒术,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

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尊嫡母皇后马氏(明德皇后)为皇太后。

史称刘炟忠厚仁义,笃于亲系,而且其政令刑罚的确也是比较宽疏。

例如依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

刘炟废除这项制度。而刘炟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往往过规定的限额,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且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人民头上。

可见刘炟之宽疏,并非完全建立在原则之上。

刘炟的一些政令刑罚,有时并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在于灾祥谶纬之学。

建初元年,兖、豫、徐等州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

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

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抓人成百上千。

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

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

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

现在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

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

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

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

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汉明帝时,班奉命出使西域,使西域诸部归服,中央政府在该地建立都护府。

不过,该地仍是不断生战乱,局势颇不平静。

刘炟即位之初,边关再起纷乱,焉耆、龟兹、车师等联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军政驻地,形势颇为吃紧。

刘炟召群臣商议对策,众人皆欲暂缓,惟有司徒鲍显力主马上增援。

刘炟采纳鲍显的意见,派兵西进,解救了边关危机。

不过对于是否继续经营西域,刘炟举棋不定,大臣们也有争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